作者:吴琦 (亚太智库研究员 恒丰银行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雾霾季节,环保话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对于减排去霾,是否是只能依靠行政指令关停钢厂煤矿来实现?市场的手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国和资源消耗大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长期以来,中国环境保护和环保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政策驱动,耗费了政府财政资金的“金山银山”,却没有换来人民热切期望的“绿水青山”。从国外经验来看,市场化机制是破解环保投入不足、投资效益不高、环境污染加剧等难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政府应逐步从台前转向幕后,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培育市场主体、加强监管服务,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导向,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空间巨大,未来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环保产业总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首先需要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和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推进资源环境外部效应内部化。中国已陆续颁布“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立法的质量和法规的执行监管有待加强。后续须针对大气、水、土壤、危废等重点领域完善环保配套法规制度,建立健全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的市场制度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推动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进程,还需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这也是十九大报告“推进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充分发挥金融对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拓宽环保企业和环保项目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融资难题;引导信贷资源逐步从“两高一低”行业退出,推动实体经济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首个已构建较为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但受政策体制和市场环境“口惠而实不至”的制约,绿色金融发展正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现状。
绿色金融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切实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关键在于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构建绿色金融的支持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顶层设计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逐步完善界定标准、财税优惠、补贴支持、信息披露、政府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安排、市场监管以及保障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规则和政策体系。明确绿色环保项目的界定标准和认证考核标准;理顺资源环境定价机制,实现资源环境的科学合理定价。二是对绿色环保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由政府对绿色环保项目提供担保,提高绿色环保项目的收益率。三是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效对接与协调联动,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二,构建专业化、规范化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缺乏专业化、规范化的市场主体是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一方面,着力提高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发展绿色金融提升到战略高度,探索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行,从创新业务模式、打造专业团队、完善合作机制、参与国际合作、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认知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性中介服务体系。明确第三方评级认证机构的资质要求和准入门槛,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评级评估机构;加快推进绿色债券市场、绿色股票市场、碳交易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建设,大力促进绿色指数开发创新和投资应用。
第三,打造全社会参与的绿色金融投融资体系。 受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新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改革等因素影响,财政资金在中国绿色投资中的比例将有所下降,社会资本的作用将日益突出,形成政府财政和社会资本互相协作、互为补充的绿色金融投融资体系至关重要。一要鼓励和支持丝路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公益类基金投资者,在做好政策研究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投资绿色金融市场。二要加强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教育,重点发挥社会组织的监督和服务作用,提高绿色环保项目的透明度和可信性,鼓励和引导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三要加快开放绿色金融市场,降低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市场的门槛,进一步打通国外资本进入国内绿色金融市场的通道。
一面是政府的手在后面推,一面是市场的手在前面拉,双手合力才能真正让中国的生态文明走上可持续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
作者吴琦,博士,高级工程师。亚太智库研究员,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九三学社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