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亞投行之贏不是中美間的勝負

環球時報

text

【亞太日報訊】環球時報25日發表社評文章指出,亞投行不是中國搭起的與美對抗的擂臺,圍繞它的創辦聚集了亞歐很多國家的利益,形成了新的原則。美國視這種非它主導的利益安排為異類而反對之,導致它的一些盟國對其公然“反水。這件事清晰展現了華盛頓力量的局限,它因想管住一切而不成,陷入尷尬。

社評指出,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突破了美國設置的阻力,這令中國人的視野和自信都煥然一新。但是世界輿論出現一些很誇張的評論,稱中國“擊敗了美國,開創了自己有力量同美“分庭抗禮的新紀元,有少數中國人也因這些評論的出現沾沾自喜,這就很荒唐了。

    

中美這次是典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這不是中美綜合國力對比達到臨界點的標誌,它也不可能是中美博弈形勢大逆轉的開始。因為美國霸道過頭而一時孤立就“看扁這個超級大國,是很不明智的。

  

外部世界對美國遭此挫折的意義引申,遠遠大於美國因此實際感覺到的痛苦。外部的很多評論認為華盛頓“丟臉了,但這對美國意味著什麼,外界未必揣摩準確了。商業文化深厚的美國並不那麼看重面子,因此不太在乎“丟臉。它有較強面對現實而自我調整的能力,這通常也被看成是美國的承受力。

  

華盛頓23日提出,希望未來亞投行與世行、亞開行就同一個項目開展共同融資的合作,這被廣泛認為是美國見“堵亞投行不成,開始轉變態度和策略,其調整之快,明顯比東京一副糾結的樣子要輕鬆得多。

  

我們經常通過美國對華抱怨越來越多的角度,捕捉到其自信心動搖的一些跡象。但客觀說,美國社會整體上的自信還是蠻強的。原因是這個國家經過一個多世紀領先世界的發展,攢起支撐自信的豐富資源。美國至今在技術和文化上頗具創新力,這使得它應對危機的心態不那麼緊促。

  

文章指出,大國需避免大悲大喜,遇事平和就是一種力量。中國經歷了漫長的積貧積弱,屢遭欺淩,因而渴望成功,也很看重每一次成功的意義。但我們必須知道,中國崛起是一次真正的“長征,我們需要補足的短項很多,在未來很多年裡,中國都成為不了全面的“超級大國。

  

亞投行“挑戰了美國,這是輿論熱衷於借題發揮的典型誇張。亞投行對應高度專業的金融事務,難免有點枯燥,而尋找其中的地緣政治元素,最簡單也最刺激。21世紀地緣政治對現實的滲透被說成像過去的時代一樣絕對,這很引人入勝,但卻偏離了這個和平與發展世紀的主軌道。

  

中國不是懷抱陰謀要“重整世界的國家,這個大國的社會發展任務極重,周邊外交的歷史包袱也很多,沒有什麼事情比和平發展對我們來說更重要。

  

發起創辦亞投行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升級性事件,它最終應促成中美的進一步理解和相互包容,而不是給兩國關係打下永久楔子。如果這當中有什麼輸贏的話,那麼是合作共贏原則贏了,零和博弈的原則輸了,以此評論中美兩個國家的勝負是膚淺的。

  

美國應當從中學會與天下共贏的重要性,而不是處處堅持美國利益優先。中國除了堅定信心,也應觀察美國的承受力和靈活性。發展這種大國的特質,中國不斷前進路上的續航能力將增添頗具價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