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馮武勇)旨在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戰後70週年談話提供建議的“21世紀構想懇談會”(以下簡稱“懇談會”)6日下午向安倍提交報告書。報告書寫入了“侵略”和“殖民統治”,提到了“反省”,但沒有觸及是否應該“道歉”。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安倍本人及其心腹智囊之前的各種表態,再結合這份報告書,大體可以推斷,在戰後50週年“村山談話”的四個關鍵詞中,“安倍談話”預計將繼續使用“反省”,但不提“道歉”。而對於“侵略”和“殖民統治”,儘管報告書中有提及,但從報告書的語氣看,“安倍談話”是否會使用這兩個詞仍然存疑。
“反省”歷史,但夾雜修正主義史觀私貨
“懇談會”主席、日本郵政社長西室泰三當天在首相官邸向安倍提交了報告書。
報告書正文共38頁,主要分6個部分:日本從20世紀經歷中應該汲取的教訓;日本戰後70年來的發展道路和國際貢獻;日本與歐美等國的戰後和解;日本與中韓等亞洲國家的戰後和解;日本如何為21世紀的亞洲和世界作出貢獻;戰後70週年日本應有的舉措。
對日本戰前歷史的認識集中在第一部分,基調以反省戰爭教訓為主,但也摻雜了若干“大東亞戰爭史觀”的私貨。
一方面,報告書明確承認,日本從“滿洲事變”(即“九一八”事變)以後擴大了對亞洲大陸的侵略,殖民統治也愈發殘酷,日本戰爭妄舉給亞洲各國、特別是中國帶來諸多傷害,當時的日本政府和軍方領導人對此負有重大責任。
另一方面,報告書聲稱,日本在日俄戰爭中的勝利“激勵”了亞洲和非洲的被殖民地人民,導致了諸多亞洲國家的獨立。儘管報告書欲蓋彌彰地強調“日本解放亞洲”的史觀不正確,但其觀點實際上仍是在部分迎合歷史修正主義勢力。
此外,儘管報告書承認日本戰爭的“侵略”性質,但卻在註腳中補充說,“懇談會”一些成員對採用“侵略”一詞有異議,其狡辯的“理由”包括:侵略沒有國際法上的明確定義;“滿洲事變”後日本的行徑無法斷定為“侵略”;日本當時幹的事情與其他一些國家無異,憑什么只說日本“侵略”。
在第一部分內容的最後,報告書提煉出日本從20世紀汲取的5個“教訓”,並稱在20世紀後半葉,日本基於對那場大戰的“痛切反省”,已經“脫胎換骨”。
強調貢獻,突出安倍政權安保和外交意圖
在戰後和解問題上,報告書稱,戰後70年,日本與美國、澳大利亞、歐洲和東南亞國家達成了和解,但與中國和韓國的和解尚未完全達成,需要繼續努力推動。
報告其他部分則用大量篇幅描寫了日本戰後的發展道路以及對亞洲各國的“貢獻”,尤其強調了日本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政府開發援助。
報告書提及今後日本的安保和外交姿態方面則處處體現了安倍政權的政策意圖。例如,在“安全保障”方面,報告書稱日本從“消極”姿態轉為“積極和平主義”,宣稱“日本將從戰後國際秩序的單純受益者變身為分擔維持國際秩序成本的負責任國家”。
報告書最後部分描述了日本心目中的國際新秩序和願景,並宣示日本將在亞洲主導建立新秩序的規則,帶有濃重的安倍政權“大國主義”和“價值觀外交”色彩。報告書還對日本今後的具體政策提出建議,包括強化近現代歷史教育、充實安保體制、維護國際秩序等。
拒“道歉”,“侵略”和“殖民統治”或作曖昧表述
從“懇談會”的人員構成看,這份報告書很難說體現了日本社會對歷史問題的主流看法。其16名成員來自日本學界、媒體、商界和智庫等,人選由首相官邸遴選,其中不少人要麼是安倍的密友和智囊,要麼持有與安倍相似的理念。報告書對“侵略”一詞註明“異議”,顯然就是顧慮到一些安倍盟友的反對意見。
“懇談會”主席西室泰三在提交報告書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安倍如何參考這份報告書是他自己的事情。安倍則稱,將根據報告書內容,制定面向國際社會傳遞訊息的戰後70週年談話。“懇談會”代理主席北岡伸一就報告書沒有出現“道歉”一詞表示,“是否道歉是首相的判斷,不由我們說什么”。
據日本媒體報道,安倍將在8月15日之前發表戰後70週年談話。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6日表示,希望“安倍談話”能以內閣決議的方式發表。這意味著安倍需要在措辭上更多顧及公明黨的感受。
從報告書內容以及安倍此前的一系列表態看,“安倍談話”預計將寫入“反省”,但拒絕“道歉”。在“侵略”和“殖民統治”這兩個關鍵措辭上,安倍很有可能不直接提及,而是用迂迴的表達方式。例如,這份報告書和安倍在美國國會的演講使用“戰爭妄舉給亞洲帶來傷害”、“日本的行為給亞洲帶來痛苦”等措辭來回避安倍內心極不願意承認的“侵略”,或者乾脆用“整體繼承‘村山談話’”、“繼承歷屆內閣立場”等更加模糊的表態。
這樣的企圖已經引發了日本各界的警惕。今年7月,日本歷史學家、政治學家等74名知名學者聯名發表聲明,敦促安倍在戰後70週年談話中明確寫入“侵略戰爭”“殖民統治”等“村山談話”中的關鍵詞。聲明發起人之一、明治大學教授大沼保昭8月6日就報告書內容接受日媒採訪時指出,不能容許“安倍談話”對“村山談話”作出否定或曖昧的解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