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启动长达4天的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亚太日报

text

为应对即将出现的区域性重污染天气过程,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3日通报称,将于11月4日零时至8日零时启动长达4天的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消息说,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监测中心,受不利气象条件和冬季提前供暖等因素影响,预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11月4日至8日可能出现连续4天的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且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可能达到严重污染。

据环保部门预计,11月4日至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和河南北部将出现重度污染,其中6日前后污染浓度达到峰值,京津冀中南部和山东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现严重污染。7日晚至8日,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受此影响,北京将出现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预计北京11月4日空气质量以轻度污染为主,11月5日至7日空气质量将达到重度污染,其中6日可达到严重污染。自7日晚间开始,受冷空气影响,京城的空气质量将逐渐好转。

按照中国环保部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区域应急联动的相关要求,以及北京关于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最新规定,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决定于11月4日零时至8日零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

橙色预警期间,北京将在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基础上,禁止高排放车辆上路行驶;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建筑拆除、土石方等施工作业;列入橙色预警期间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名单企业实施停产限产措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官方同时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民众应做好健康防护。

京津冀共话“治气”,最强措施战雾霾

10月31日,京津冀三地的环保局(厅)长一起被请到环保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话题当然离不开秋冬雾霾治理。入冬在即,尤其10月下旬京津冀遭遇重污染天气之后,人们对今年秋冬的空气质量愈发关注。

按照8月底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主要城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要下降25%以上、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20%以上,这一目标如何实现?不妨听听三位怎么说。

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200万户,今冬治霾措施硬

大气污染讲究“冬病夏治”,但去年的教训之一就是“夏治”都感觉动手晚了。所以从今年4月7日起,大气污染强化督查工作的开展,让京津及周边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的2+26个城市就早早进入了特殊状态。抓散煤、扬尘、机动车污染防治、整治散乱污,啃下这些“硬骨头”已经成为今年工作的常态。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涵盖的治理措施多达32项,可谓“管得细、管得宽”。与之相配合,北京制定了“1+14+17”的“北京市秋冬季攻坚方案”(即1个总方案、14个配套分方案、17个重点任务表);天津的攻坚计划包括治理燃煤锅炉污染、实施城乡散煤“清零”等8个方面;河北确定了6大方面、13大项、40项具体强化措施。

冬季雾霾之患,散煤燃烧是重要原因。据专家调查测算,过去几年,北京南部平原散煤用量甚至不低于工业燃煤量,而且由于低空排放,其污染程度非常严重。正是因此,今年,京津冀都将散煤治理作为重要举措。截至2017年9月底,京津冀共完成散煤清洁化替代200万户,替代燃煤近400万吨。其中,北京农村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全速推进,预计年底将超额完成;天津全市将121万户城乡散煤清洁取暖任务3年完成压缩至2年完成,今年内将确保完成61.3万户;河北清洁取暖方面完成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任务覆盖181.2万户,取缔散煤经营网点2796个。

在排污大户被严格监管的背景下,“散乱污”成为治污的痛点。与往年相比,“散乱污”整治措施十分突出。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表示,仅在河北,已整治无治理设施或治理设施简陋的“散乱污”企业10.85万家,多年未入统计范围、管理粗放甚至直排的企业得到了有效管控,大大减少了各类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

淘汰燃煤小锅炉;钢铁、焦炭、建材等行业严格按照时间表错峰生产;严禁秸秆焚烧;机动车污染防治,这些常规措施在今年真算不上新闻,盯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严格管控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大宗物料的运输也要错峰,治霾措施之细致,的确让人感慨,三地是在动真格!

为抑制扬尘污染,京津冀还不约而同地发布严格的秋冬土石方停工令,天津停工时间长达六个月。对此,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表示,根据测算,扬尘已经占到天津PM2.5来源的18.2%,停工令就是要有的放矢保障秋冬空气质量。

三地今年已问责3700余人,治污压力传导到“最后一公里”

措施很硬,能否出效果,还得看执行能不能到位。为保障秋冬雾霾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北京将各项任务均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检验成果等,并向各区、街乡镇延伸,做到具体化、可检查、可考核。天津已将重点任务实行台帐管理,各区政府每天都进行攻坚行动调度,市政府每周调度。河北分管省领导亲自明察暗访,督查工作的开展情况,推动了各项管控措施和治理任务的有效落实。

从环保部到京津冀三地本身,大规模的强化督查一直持续,治污不力,肯定要被追责。发布会上,三位环保局(厅)长都公布了针对大气污染防治不力严肃问责的情况。

截至10月25日,河北全省因落实治霾措施不力,给予党政纪处分的1563人,涉及免职撤职降职78人,涉及领导干部697人,其中,副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77人,对党组织问责42个。

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表示,通过排名、约谈、督察,提高街乡镇“最后一公里”的执行力。已完成对7个区的市级环保督察,约谈问责800余人,年内将实现对16个区的“全覆盖”。依托PM2.5高密度监测网络,按月对街乡镇进行空气质量排名,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部分治理措施落实不力的进行约谈。

“今年以来,因治污不力、履责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 已有1414人次被问责,其中厅局级27人次、处级636人次。”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说,通过实施量化问责,把大气污染治理任务与基层党委和政府责任捆绑在一起,真正解决压力传导“水流不到头”问题。

前10个月防治效果初显,重污染天依旧是防控重点

提前谋划实施秋冬污染防治,各项措施正在发挥作用。环保部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2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6%,区域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截至10月29日,北京市空气中PM2.5平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较2013年同期下降34.1%。达标天数174天,同比增加4天;空气重污染19天,同比减少2天。特别是3至8月份连续6个月PM2.5浓度均为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并创造了从3月20日至10月25日持续220天无PM2.5重污染日的历史最好记录。

今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年,也是考核之年,北京要完成PM2.5年均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形势十分严峻。方力表示,由于今年1、2月重污染天气频发,按照当时的形势估算,只有全年后10个月均创历史最佳,才能完成这一目标。从现在的情况看,除9月外,其他7个月份虽均达历史最佳,完成任务压力依旧非常大。但从长期看,减量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等长效措施都将助力空气质量提升,持续改善有信心。

受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气影响,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上半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增长5.4%, 2013年以来首次不降反升。温武瑞说,今年10月1日至25日,天津PM2.5浓度5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4%,是历年来最好水平。可 10 月 26 日至 28 日一次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过程,仅3天时间,就造成当月 PM2.5浓度上升10微克/立方米,也使PM2.5月均浓度同比改善率由 24%下降至 6.1%。可见,重污染天气过程对空气质量均值的显著影响。

人努力了,天帮不帮忙可说不准。今年秋冬,重污染天气应对仍是京津冀防霾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地已经统一预警分级标准、各预警级别减排措施以及区域应急联动措施。应对重污染打出提前量,做好联防联控,不能让重污染天气再拖后腿。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