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在李光耀數十載帶領下,新加坡創造多項經濟奇迹。除了把一個小島國變成目前的國際先進大都會外,其他經濟範圍亦較許多西方國家更優勝。
據香港《明報》分析報道,跟香港比較,星洲經濟整體上趨向多元,不像香港般集中于一兩個産業,即使在港人最引以爲傲的金融業上,星洲有多項服務亦領先香港。《明報》列出六項比較對此加以說明。
項目一:經濟産業結構
這方面,新加坡遠比香港多元化。董建華時代,特區政府曾致力打造多個新産業,最終只有金融及地産業爲成支柱。服務及零售業在香港經濟也占一席位,但從業員薪酬遠不及兩大支柱地産及金融般豐厚,令本地年輕人上流的途徑,未來經濟發展等,仍過份集中在兩大産業。
反之,新加坡經濟卻分散于金融、貿易、科技及物流。雖然巿道好景時,金融業會占經濟貢獻比重較大,但整體上,新加坡經濟結構遠比香港平衡。
項目二:住屋供應
在這點上,新加坡跟香港簡直是天淵之別。
當地近八成人口居住在價格受控制的房屋“組屋內。供基層居住的“組屋平均面積近千尺,令人民在房屋質素遠勝香港“蝸居一族。而新加坡私人巿場流通的貴價樓,主要買家爲當地富戶,屬有能力抵禦樓巿周期的投資者。因此,新加坡甚少因住屋問題而鬧民怨,其房屋政策亦受多國贊許。
項目三:金融業
表面上,香港的金融業略勝新加坡,但其實全因有祖國撐腰,令人民幣離岸業務及國企股大放異彩。
但在外彙、期貨及商品等領域,香港一直未成氣候,單是商品交易所,已搞得一塌糊塗。反之,新加坡在多項金融領域上已獨步亞太區,目前香港大部份銀行交易的G7貨幣均在新加坡進行結算。在香港上巿的紅籌股發行的債券,大部份均于新加坡挂牌。新加坡的商品業務已是亞洲區之冠,新加坡期油是中東運住亞洲的油價主要指標。可見,新加坡的股巿成交雖然遠遜香港,但論整體深度及廣度,香港已難望其項背。
項目四:官方財政
香港在基本法“量入爲出原則下,港府財政年年錄得巨額盈余,但其運作模式離不開“依賴賣地收益補貼低稅率。而在新加坡,官方財政盈余的持續性未必及得上香港,但當地官方需額外應付國防及外交開支。新加坡擁有自己的軍隊,男性國民需服役,每年涉及龐大的軍事設備及軍隊開支可想而知,但當地政府在沒有高地價補貼下,單靠賺取外彙及稅率,多年來保持財政穩健,外彙儲備遠較鄰近東南亞多國富裕,證明在李光耀時代,官方理財有道。
項目五:輸入專才政策
香港表面上很精英主義、很國際化,但實際上,入口的專才離不開內地人。新加坡在輸入專才上較多元化,除了鄰近東南亞各國外,對印度及其他國藉人士也提供許多優厚條件,令該國種族多元性一直高度維持,不同種族人士在當地的待遇及相融性亦較香港爲高。
項目六:服務業改革
新加坡政府在金融海嘯後,快速開放賭業,以協助經濟複蘇。該國短短幾年已引進金沙及雲頂等巨企進駐開設賭場。香港在博彩業上多年未有突破,服務業亦嚴重依賴自由行,使得一旦自由行轉差,香港零售及服務業將面臨嚴重打擊。
繁華背後,有沒有代價?
凡興一利,往往便有一弊。新加坡的經濟奇績並非沒有代價。《經濟學人》調查顯示,新加坡已連續兩年成爲全球最昂貴的城市,當地物價甚至超越紐約及巴黎。當地百物騰貴,主要因移民潮及坡元貶值帶來的資産價格飙漲,此乃外向型經濟其中一項重大缺點。
在經濟自由度上,新加坡一直受外圍诟病。該國經濟各項範圍受官方嚴密監控,最大的金融機構也是官方控制的淡馬錫及星展銀行,可以說,官方對新加坡經濟的影響力,遠較客觀數據描述爲高。這亦跟高舉“積極不幹預的香港,形成強烈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