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憶世紀傳奇女性韓素音

APD NEWS

text

圖為韓素音女士2007年9月21日在瑞士洛桑寓所的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楊京德攝。

世紀傳奇女性、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11月2日以96歲高齡在瑞士洛桑辭世,引發文壇一片懷念之聲。

在上世紀70年代的中國,至少有一億人聽說過韓素音的名字。而近年來,上海世紀文景出版社陸續翻譯出版韓素音的自傳三部曲《傷殘的樹》《凋謝的花朵》《無鳥的夏天》以及自傳小說《瑰寶》,使這位帶著對中國的巨大熱愛、孤獨地穿越了一個世紀“中國與世界交融歷史的女作家,重又回到中國人的視野中。

韓素音的英文名字是“伊麗莎白·壟默,1917年9月12日生於河南信陽,原名周光瑚。她是中國第一代留學歸來的鐵路工程師的女兒,比利時前國防大臣的外甥女,中國駐英武官的妻子,是曾穿行於東西方世界的國際友好人士,一生致力於中國和西方世界的溝通與理解。除了自傳體小說《瑰寶》曾被改編為獲得三項奧斯卡獎的影片之外,韓素音的作品還有傳記《周恩來與他的世紀》《毛澤東與中國革命》等等。

《凋謝的花朵》譯者、韓素音好友金堅範回憶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文革剛剛結束,韓素音受到中國對外友協邀請多次回到中國舉辦講座,向文化界、知識界介紹國外的社會發展等情況。當時中國百廢待興、對外處於封閉狀態,韓素音以真實的講述、詳盡的介紹,重新打開了中國知識界的眼界。

在很少接觸到西方人的當時中國社會,韓素音的外表十分引人注目。她的容貌一望而知是“混血兒,美麗且富有女性氣質。但金堅範說,只要稍微接觸,就會發現韓素音的性格極其堅強。

韓素音非常熱愛中國。在演講中,有人提問說“國外有些勢力對中國說三道四,我們該怎麼應對?韓素音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要管這些人,我們要先把中國的事情做好。

因為熱愛中國,韓素音一直推動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溝通與交融,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她重視中外文學交流,私人出錢資助設立了“彩虹翻譯獎,並請來著名散文家馮亦代主持工作。這個獎就是魯迅文學獎翻譯獎的前身,在當時是中國翻譯界最重要的獎項和榮譽,激勵了一大批優秀的翻譯家。她還與中國翻譯家協會共同創立了青年翻譯家獎項,持續舉辦至今。

在國際上,韓素音一直是積極而活躍的熱愛中國的西方人士。1997年之後她年老體弱,再也沒有重返讓她魂縈夢牽的中國大陸。

金堅範曾翻譯過30餘萬字的韓素音自傳《凋謝的花朵》。這部作品記述了這位傳奇女性從12歲到22歲的成長歷史。韓素音1931年從北京聖心中學畢業、到協和醫學院當打字員,1935年取得庚款留學經費“回到另一個故鄉比利時,1938年又掛念抗戰烽火中的中國,毅然放棄在西方的學業和愛情,回到滿目瘡痍的中國大陸。這是韓素音一個人的家庭史、家族史,背景卻是極其廣闊的社會時代歷史風雲。

作為原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金堅範認為韓素音不僅是個世紀傳奇,而且以自己獨特的人生歷程、極富才情的文學創作,“真實記錄了上個世紀苦難中的中國。

“在韓素音的小說中,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遭受列強欺侮的歷史是如此真實、如此歷歷可見——農村的貧窮、苛捐雜稅的沉重,一切都如此清晰地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那時的中國人曾經生活得那麼痛苦、那麼屈辱……金堅範說。

金堅範認為,韓素音作為一個作家是偉大的,她真實地記錄了中國的過去,同時也在中國歷史中融入了巨大而真實的人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英國哲學家羅素才讚譽“花一個小時讀韓素音作品所獲得的對中國的認識,比我在那個國家住上一年還多。也正因為如此,瑞士才豎起了韓素音的個人雕像,來紀念她推動了世界認識和理解中國。

“韓素音把自己傳奇的一生,濃墨重彩地寫成了小說、向世人敘述。一代代的西方讀者正是從閱讀她的人生故事中走近了中國、讀懂了中國,感受到了她對於中國的一片赤子情深。金堅範說,作為東西方在血緣和文化上的雙重“混血兒,韓素音與生俱來的使命似乎就是推動東西方交融,而她獨一無二的文學和人生傳奇也由此被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