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瘀血得到了中西医各科医师的关注,并对其进行了专门研究。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能听到有人说“瘀血或“得通一通血管了,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什么是瘀血呢?真的能用药物打通血管吗?
中医的瘀血主要是指:疼痛似针刺,痛点固定、怕被按,夜晚加重;肿块青紫或摸起来有一定的形状、质地较硬、推而不动;出血颜色紫暗、或夹有血块;脸、指(趾)甲、口唇等青紫;或伴有舌颜色紫暗,或有青紫斑点,或舌下血管曲张;也可有面色黯黑、肌肤粗糙似鳞甲、常忘事等表现,统称为瘀血证候。所谓“初病在气,久病在血,有时还把瘀血征象不明显,但屡治无效或病程较长、久治不愈者也归到瘀血的范围。
瘀血证候与现代医学的血液动力学、微循环、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肺瘀血,脑梗死、神经性耳聋、眼底出血等。这些由于供血障碍造成的各种疾病均可能是瘀血所致。现代医学的血脂紊乱、高血黏、血管内的斑块等情况也可从瘀血治疗。它主要由气虚、气滞、血寒、血热、津亏,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而产生。
中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病,多阴虚内热。内热的产生除与先天不足有关外,还与过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油腻、辛辣食品,经常生气、忧愁等不良情志以及过度劳累有关。这些均可导致口干、口苦、口臭、心烦急躁、便秘、小便黄等内热征象产生。当然,内热伤津,久则阴虚,阴虚久可伤及气,产生疲乏、易出汗等气虚症状,气虚久可影响到阳的不足而出现怕冷、小便清、夜尿次数多等阳虚症状。糖尿病阴虚血液黏稠,气虚无力推动血行,阳虚血失温煦,均可致血流不畅而出现疼痛,脸、指(趾)甲、口唇,舌颜色紫暗或有青紫斑点,或舌下的血管曲张;也可有面色黯黑、肌肤粗糙似鳞甲错落有致等瘀血症状。
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的确多夹瘀血,现代有学者研究发现糖尿病80%合并有瘀血。那么,有了瘀血怎么办?我们应该“通一通血管,不让瘀血把血管、经络堵塞。但单纯活血化瘀可能会耗血动血,反而伤阴化热加重病情,因此在通的时候,需要在辨明证型的基础上进行论治,适当地合以活血化瘀,才能标本兼治,合理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因此需在活血化瘀中药基础上,有寒者(如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可兼以温经散寒,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有热者兼以清热,如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有湿者兼以行湿利水,如胃苓汤;有痰者兼以燥湿化痰,如二陈汤;有气滞者兼以理气,如加味逍遥散;有气虚者兼以补气,如补中益气丸;有血虚者兼以养血,如四物颗粒;有阴虚者兼以养阴,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也可用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可在前面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针剂静脉滴注,如:血塞通、川芎嗪、血栓通、灯盏花素、丹参、丹红、香丹注射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