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正带来越来越多的连锁问题。其中,对“粮食危机”的担忧,最近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国内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到一些国家发布粮食出口禁令;从夏粮收储量下降到抵制粮食浪费成为全民共识……关于粮食的诸多消息,每每引发舆论关注。
今天,我们就针对近期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
1. 收储减少≠粮食减产
这几天,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是国家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消息——“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同比减少近千万吨”。很多朋友只看标题,就开始在自媒体上惊呼“小麦大幅减产”“粮食危机来临”。但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首先,公告说的是收购量,而非总产量。从数字上看,虽然小麦收购量降低了900多万吨,但小麦总产量却是增加的。根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夏粮稳中有增,其中小麦产量为1.32亿吨,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同比增长0.6%。
其次,收购量减少是因为小麦价格看涨、市场化购销活跃。一些专家将之解读为农户“惜售”、贸易商“囤粮”,这一说法也没有太大问题,但抛开这种泛道德化的解读,我希望用更为中性的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
在价格预期走高的情况下,农户手中的小麦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得到销售,而对政府托市收购的依赖有所降低。从长期看,这对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2. 杜绝浪费≠过度管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客观分析,总书记的指示有两重意蕴:
一是风险警示。国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从去年以来,中央就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在今年新冠疫情冲击下,国际国内形势将更趋复杂严峻,这个时候总书记重提粮食安全问题,实际是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又一次提醒和警示。
二是道德教化。以德化人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传统。在当前形势下,总书记再次提倡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相对于有形的粮食节约而言,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道德教化的力量凝聚全民共识,号召大家共克时艰。
▲图/新京报网
但个别自媒体将前述“收储量减少”的消息与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捆绑误读,也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了恐慌效应。还有个别地方对于制止浪费采取“过度管制”,例如有饭店推出“称体重点餐”,还有餐馆将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等等。
落实总书记厉行节约的指示精神,当然需要一些刚性的制度约束,例如可以要求一些机关食堂实行自助用餐或供应小份菜、半份菜,方便用餐人员适量选取。同时,要注意不能陷入到“口号式”“运动式”的形式主义当中——须知,“形式主义节约”解决不了粮食问题,却有可能破坏社会共识。
3. 吃饱肚子≠粮食安全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的粮食供给既要靠稳定的产能、适度的储备,同时也离不开一个健康有序的国际贸易体系的支撑。
正常情况下,三个方面可以形成有效互补。近些年,全球粮食产能一直处于相对过剩状态,粮食贸易在调剂余缺方面的作用一直很显著。有人说,世界上粮食安全状况最好的国家是新加坡,这里却不产一粒粮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要注意,这一平衡成立的大前提是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那么粮食安全的经济框架就不再堪用,而是进入到了政治领域。
很多人把粮食安全理解为“吃饱肚子”,这个认识如果放到政治框架下来审视就显得肤浅了。粮食安全不只是14亿人的口粮有保证,更是战略资源领域全局安全、系统安全的集中反映,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底线。如果一个国家连吃饱肚子都已经成为问题,那么谈论安全是奢侈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定规模的粮食仓储在大国博弈中甚至发挥着“核威慑”作用。一个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别国便不会轻易发动粮食战争。
那么储备量多少才合适?这本质上是一个政治决策问题,无法用经济理性来分析。今夏小麦产量1.3亿吨,收储量4000多万吨,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产出进入了国家储备,这个规模已经不算低。但今年国际环境风云诡谲,尤其是美国不断挑衅,给我国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加安全冗余,有关方面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储备。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粮食市场是“市场购销+托市收购”双轨运作,储备规模过大会影响正常的库存轮换,进而引起粮食价格的非正常波动。那样一来,一方面种粮农户要承受利益损失,另一方面国有粮库也会面临很大的收储压力。
因此,在操作中,必须谨慎防范这一情况的发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们既要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存有危机意识,大众也要避免理解偏差引起无谓恐慌,从而导致市场信号混乱。如何处理好风险应对与市场秩序的平衡,不断考验着各级决策者的政治智慧。
□陈明(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项目执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