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民族心靈家園的“漢聲巷”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陳鍵興)北京東北二環附近的一個小區裏,有一條坐落在21樓上的“老巷子”。火紅的剪紙、威武的門神、憨態可掬的泥塑,筆意雄健的楹聯、鏤空的木質窗欞、樸素的藍印花布……處處洋溢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這就是北京漢聲巷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的辦公地,典型的文創企業風格正印證著“大隱隱於市”。

“傳統文化就是‘家’,我們要常回‘家’看看,我們要有‘家’可回。”“漢聲巷”的主人黃永松盤腿坐在椅子上,一頭白髮,一把蒲扇,一身儒雅之氣,雲淡風輕般閒話著40餘年行走兩岸、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甘苦與感悟。

1970年創辦於台北的漢聲雜誌社長期致力民間傳統文化的搶救、保護與傳承,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從濁水溪畔的稻田到黃河邊的窯洞,從玉山之巔到青藏高原,用腳步丈量民族文化沃土,精心收藏起行將消失的文化記憶。回顧一路的堅守,27歲就加入“漢聲”的黃永松感慨:“我們是幸運的,能夠認識到自己民族傳統無比的精彩!”

1987年,隨著台灣當局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漢聲”的民俗田野調查跨過海峽。“和許多人來大陸投資不同,我們很清楚自己的方向,就是守著傳統的民間文化。”黃永松說,“我們回到文化母體裏,親自目睹、親自行走、親自交流。”

很快,“漢聲”確定了關於傳統民間文化的選題覆蓋。“我們稱之為‘基因庫’,有5種、10類、56項,這使我們面對大陸龐大的時空體系時就比較從容,不會淩亂。”這是一個宏大的計劃,黃永松深知這更是一條漫長、艱辛、寂寞的道路,但他說:“我們是有準備的。”

來到大陸後,“漢聲”在各地成立了工作站。“我們把中華文化視為整體面對,不分兩岸,沒有海峽的分隔。”在黃永松看來,“漢聲”和他的“文化大夢”需要兩岸朋友一道完成。上世紀90年代初,“漢聲”就贊助北京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師生開展田野調查,推出了《楠溪江中游鄉土建築》,開啟了雙方的長期合作。其後,“漢聲”又與東南大學合作成立了中國民間藝術研究所,每年贊助聘請民間藝人來校教學。

因為深耕大陸的需要,北京漢聲巷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應運而生,至今已有十年。運營公司之餘,黃永松還有許多公益性事務,年逾七旬仍四處奔波,每年留在大陸的時間佔了三分之二,但他樂此不疲:“我馬上要去安徽大學做一個講座,之後還得去四川、浙江。大家對文化越來越重視,我很樂意幫一點忙。”

在北京“漢聲巷”的展示室裏,林林總總的出版成果整齊擺放,從民間美術到手工藝,從土布藍衫到米麵小吃,從學術專著到兒童讀物。

“看到許多傳統文化面臨消失,心裏著急,我們要努力地用搶救的心情去做事。”黃永松常對團隊裏的兩岸年輕人說,“要把每一樣‘老東西’都當做傳家寶,必須巨細靡遺地記錄,這是我們的任務。”

黃永松不諱言“漢聲”在經濟上“很辛苦”,也心疼同事們。“大家加入時就有吃苦的準備,因為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他說,“只要把事情做好,就發現有一些掌聲、一些呵護,支持你過了一關又一關。看到自己的足跡,就會有繼續踏實邁步的動機。”

“我們不亂開銷,量入為出是祖先的美德。”黃永松告訴記者,正因為“勤儉持家”,“漢聲”的文創產品衍生出來,那些精美的筆記本、便簽紙其實源於印刷品剩餘的紙邊。

說到方興未艾的文創產業,黃永松有自己的原則:“要吃透祖先的智慧,才能讓傳統文化的營養發生作用。只提取了一些外在符號、形式,創作必然膚淺。”

“當下的人們走得太快了,當道的又多是西方文化,這要引起我們的省思。”這位傳統文化的守望者不無憂慮地說,今天最“快”的是網絡,而最熱衷擁抱網絡的是年輕人,他們似乎從中獲益最多,其實受害最深。“網上什么都能搜到,自己就不去從活生生的世界中收集,不接地氣的結果可能導致價值觀的改變。”

一生沉潛於傳統文化,黃永松從未忘記兒時客家莊清苦生活留下的烙印,那份記憶是他打開畢生事業之門的鑰匙。“有許多傳統的工藝,每個人都可以做,都可以傳承。用傳統文化安定心靈,那是往前走的立足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