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想通过“骏马外交”向中国传递什么信号?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范郑杰

1月8日—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夫人对中国展开国事访问。访问中,马克龙赠送了一件十分清奇的礼物——法国共和国卫队马。据法媒报道,这匹8岁的红棕色纯种马名为维苏威·德布雷卡(Vésuve de Brekka),来自法国芒什地区,2012年加入法国共和国卫队。运送该马的专机提前于4日抵达北京,而在8日两国领导人的晚宴上,马克龙向习近平赠送了此马的照片及配套的马鞍和马刀。

共和国卫队与骑士精神

法国共和国卫队前身是1254年建立的“皇家巡逻队”,1848年经时任法国总统的路易·波拿巴(即于1852年称帝的拿破仑三世)改编划拨,现属法国宪兵队。现代的共和国卫队已经罕少执行作战任务,更多的是为法国国家级事务提供荣誉守卫,传承法兰西民族的骑士精神。

共和国卫队队列是法国国家元首接待外国贵宾的最高礼节,也守卫着爱丽舍宫、马提尼翁、卢森堡宫、波旁宫等重要的公共建筑,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和重要的外国元首提供安全保护。此次国事访问中,法国共和国护卫队的指挥官达米安将军也随代表团一道来华。

共和国卫队的马匹均经过严格筛选,品质优良。法国内政部网站上清晰地给出了共和国卫队马匹的购入标准:通常要求血统纯正、纯色皮毛的塞拉法兰西马(Selle Français),匹高在1.65米到1.70米之间,以3岁为适宜,性格沉稳、体格健壮、平衡性强。

此次作为法国国礼来到中国的德布雷卡在三岁时被选拔到共和国卫队,去年11月11日在香榭丽舍大街上执行了最后一次总统护卫行动。法国总统带去中国的礼物在其国内也引起不小反响,法网民戏称总统“十分慷慨”,可见共和国卫队马在法国民众心目中的神圣和崇高地位。

“骏马外交”的几重深意

爱丽舍宫将此次赠予行为称为“骏马外交(the diplomacy of horse)”,这在中文的语境下自然有了两层含义:

一是马克龙式外交。正如其打破法国领导人1月不出访的惯例一样,将马作为国礼赠予其他国家也是马克龙政府的开创性举动,符合其大胆、创新、变革的政治和外交作风。

二是指通过骏马拉近两国关系的外交动作。爱丽舍宫表示,此次将卫队马作为礼物,也是对中国“熊猫外交”的积极回应。2012年中国将两只大熊猫租借给法国,并与法国签署了为期十年的中法大熊猫繁育合作计划。日前,总统夫人布丽吉特也亲自出席了首只在法出生大熊猫幼崽的命名仪式,为目前的总统访华营造了良好的关系氛围。此外,总统府还指出,2014年习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104名骑兵组成的法兰西共和国骑兵团从荣军院护送两国元首车队直至爱丽舍宫,习主席对卫队精湛的技术给予了很高评价。

“骏马外交”、“熊猫外交”等“动物国礼外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间的亲密程度,是双边关系的小型晴雨表。历史上,1972年的熊猫和麝牛外交曾见证了中美关系的破冰——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赠予中国两头阿拉斯加麝牛,中国则回赠两只大熊猫。而此次马克龙总统将象征法兰西精神的卫队马赠与中国,表明法现任政府对中法关系高度重视,传递出希望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中国是马克龙出访的首个亚洲国家,在其亚洲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8日下午,马克龙在西安的演讲中提到“将来每年将至少来一次中国”,与中国建立长期的互信。

有专家指出,马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送马这一举动也彰显了此届法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回应。丝绸之路曾被称为“良马之路”,古都西安的繁荣也得益于“马背上的贸易”。尽管后来骆驼凭借其忍饥耐渴的优良属性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功臣,但马在中国通往西方的历史中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较于法国前任总统奥朗德,马克龙展现出对“一带一路”倡议更加积极的参与姿态。在去年8月29日的驻外使节会议演讲中,马克龙即提出深化法中关系,并号召欧洲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8日访问西安时,他又表态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维护多边主义,法国将“响应中国的邀请并参与其中”。由此看,马克龙此访表达了推动中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合作的坚实政治意愿,两国有望更多地从共同利益出发,弥合分歧,助推双边关系走深走实。


作者范郑杰,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