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关注美籍华商20年中美经商足迹:中美角色正在逆转

亚太日报

text

港媒称,作为一名商人,美籍华人潘承建(音)过去把中国生产的肥皂和洗发水卖给美国消费者,但现在他正准备反其道而行之。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11日报道,现年60岁的潘先生1997年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小工厂,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配方向国外出口个人护理产品。但大陆的成本上涨导致他在2015年卖掉了这家厂,现在他准备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附近开一家新厂,把美国生产的洗发水和其他产品销往中国。

潘先生的经历反映了近年来美国和中国经济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从工厂基地转型为消费市场,而制造业近几十年来被掏空的美国则开始重整旗鼓。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把发展制造业作为一个当务之急。

报道称,潘先生出生于陕西省西安,上世纪80年代被一家国有企业派驻洛杉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申请了美国公民身份,并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Panrosa”(攀柔莎)。

上世纪90年代末,当他以“美国商人”的身份回到中国时,他发现这个国家正急于融入世界市场,这为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遇。

尽管1997年底的亚洲金融危机带来了一些冲击,那一年他在上海建立了自己的工厂,中国的出口也开始腾飞。从1994年到2005年期间,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8.3左右,这让中国产品在美国超市里变得颇具竞争力。中国的劳动力也很便宜,中国还把境外投资者视为贵宾。

2017年5月潘承建在广州的广交会上表示:“这真的是个好时光。”他以前也参加过广交会,但这是他首次以进口商的身份参加这一展会。

报道称,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超过了2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

然而蜜月期渐渐走到了尽头。到2008年的时候,廉价中国出口产品的日子显然已经一去不复返。随着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日渐枯竭,劳动力成本开始急剧上升,政府不再提供廉价土地和税收优惠待遇,金融危机抑制了美国和欧洲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

报道称,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像潘先生这样的工厂不再享受优先权。他追随其他许多制造商的脚步,进一步向内陆地区发展,那里的成本要低一些。2011年他在附近的江苏省购地建厂。但情况变得越来越糟。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升值,到2013年的时候接近顶峰,监管和劳动力成本也在迅速上涨。

潘先生意识到,在中国开厂已经没有太多的利润空间。2015年他把自己的工厂卖给了总部在北京的洛娃集团。洛娃集团正对潘先生在美国的新厂投资4000万美元,其总耗资将在5000万美元左右。

2016年,他在科罗纳市买下一家工厂。这个城市一度以柑橘园、牧场和农场为主,现在正逐渐成为一个制造业基地。

报道称,潘先生的工厂将严重依靠自动化,厂里只有大约50名工人——是他此前在江苏开办工厂的员工人数的一半。这家厂将在2017年年底开始生产,其三分之一的产出将销往中国。

报道称,中国是加州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16年向中国出口了价值144亿美元的商品。其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包括计算机、交通运输设备和化学品。

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兼职教授杰弗里·威廉森表示,加州发达的娱乐业为该州生产健康和美容产品提供了一个好机会。他估计,在每年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价值10亿美元健康和美容产品中,有多达五分之一的商品是在加州生产的。

威廉森指出,在美国生产护肤品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美国对生产商研制自己的配方没有太多限制,但同时也有非常严格的生产规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报道称,在中国,个人和家庭化学品行业现在竞争非常激烈。联合利华、欧莱雅之类的合资企业和境外巨头控制了大约70%的市场份额。潘承建正寻求从洗发水和洗涤剂向更高端的领域发展——譬如女性护肤品——以充分利用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的购买力。

威廉森表示,全球体系不能再依靠美国消费者,把他们当做拉动经济的“火车”。

他说:“过去我们把美国消费者当做拉动世界经济走出衰退的火车。现在亚洲消费者更多地充当这种角色,因为那里的消费增长更快。”

(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