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專遞)泰國華僑華人眼中的曼谷當前局勢
新華社曼谷6月3日電(張春曉
馬惠楨)5月22日,浙江人徐根羅遭遇了在泰國生活14年後的第二場軍事政變。與第一次的緊張和不知所措相比,這一次,他用“淡然”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除了日常作息因為軍方實施的宵禁要略作調整,這次政變對徐根羅以及他身邊朋友、同事的生活幾乎沒有產生任何影響。“政變並不是外界想像中的槍林彈雨,軍方控制了局面,現在很安靜。”
政變發生之前,泰國這一輪政治危機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首都曼谷街頭大規模遊行不斷、交通受阻、爆炸槍擊事件時有發生,已經造成近30人死亡,700多人受傷。
身為泰中羅勇工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駐泰中資企業商會副會長的徐根羅承認,泰國局勢的跌宕起伏在短期內不可避免地對在泰投資的中國企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自去年11月,曼谷街頭動亂愈演愈烈。外國遊客數量大幅減少,旅遊業受到重創,工業信心指數和消費者信心指數屢創新低,官方和民間智庫也一再下調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
“政變後,工業園潛在客戶少了很多。”徐根羅說。作為中國國家級“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泰國首家中國工業園,泰中羅勇工業園2006年成立以來已經吸引了58家中國企業入園設廠。
然而,徐根羅仍對投資泰國充滿信心,“我還會繼續不遺餘力地推動更多的中資企業進駐泰國”。他說,在泰國投資具有安全感,因為泰國的市場經濟體制比較成熟穩定,雖然屢有動亂並造成政府更疊,但經濟秩序不會被打亂,且國家政策也具有延續性。
徐根羅相信,2-3個月後,一旦局勢穩定,客戶就回歸了。“對於我們投資者來說,天下太平就好。”
22歲的曾豔2013年從北京大學來到位於曼谷的朱拉隆功大學進行為期1年的交流,親眼見證了泰國日益緊張的局勢。“政治動亂給我造成的最大影響就是學校經常停課,導致教學計劃被打亂,需要時時調整。”
曾豔說,由於曼谷地鐵和輕軌的換乘車站往往是集會地點,人流擁擠,因此出行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但總的來說,政局對留學生的影響不大。我們是外國人,一般不參加集會。我們會密切關注泰國政治形勢,但不會隨便發表言論。”
50歲的馬海錦是第二代華人,多年經營五金。他告訴記者,泰國半年多來的街頭示威和由此引發的暴力衝突已經影響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導致泰國經濟衰退。“對於我們商人來說,客人都減少了,生意比以前差很多,每一家的經濟條件也沒有以前那麼好。”
馬海錦說,他會隨時關注政局變化,並相應調整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以減輕負擔。“我的辦法跟大多數人一樣,就是減少不必要的消費。”
馬海錦說,眼下他覺得有安全感,“因為現在的形勢沒有以前那麼混亂”。在他看來,泰國目前最嚴重的問題在於“老百姓各個都有不同的政治觀點,越來越不團結”。他希望軍方執政期間能解決所有問題,恢復泰國經濟,加強民眾間的團結,使社會各方面都得以發展,“讓泰國再變成跟以前一樣和平的國家。”
然而,軍方掌權後對言論的控制已經給泰國法政大學副教授韓琨(化名)的生活帶來了一些不便。政變後,軍方對媒體甚至社交網絡進行嚴格管控。多名媒體機構負責人、記者、評論家和專家學者被勒令向軍方報到,其中一些人甚至遭到短期拘留。鋻於此,包括韓琨在內的很多泰國知名學者推拒了大量採訪邀約,即便願意接受採訪,也言辭謹慎,並拒絕回答他們認為“敏感”的問題。韓琨說:“如有不慎,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22歲的華裔陳子奇對於軍方管控媒體等手段表示擔憂。“電視上的信息由軍隊控制。(軍)政府所說所做的算是唯一的真實,人民所看到的信息是(軍)政府想讓我們看到的,絲毫沒有思想的多元性。”
陳子奇說,政變之後,雖然泰國人的日常生活看起來沒有什么改變,但對於民主國家的人民來說,“在軍隊的統治下,我們以前擁有的基本權利減少了很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