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稱緬甸新政府在中美間“走鋼絲”

參考消息網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道,俄媒稱,2015年11月,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民盟)在緬甸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很多專家認為,這一事件堪稱該國的轉折點,其內政外交政策因此發生眾多改變,這自然會對中緬關系產生一定影響。

俄羅斯東方新觀察網站4月3日刊登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研究員索菲婭·帕列寫的《緬甸與中國的新關系》一文,文章稱,多年來,緬甸一直處於與西方國家的對立當中,因而導致了它對中國的高度依賴。北京是內比都的主要貿易伙伴,緬甸對中國同樣極具戰略價值,它擁有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但最重要的是,中國購自中東及非洲的部分石油天然氣,會先運抵緬甸港口,而後經管道輸往中國境內,這條能源進口線路對於北京極為關鍵。眾所周知,馬六甲海峽是中國進口的大部分油氣的必經之道,一旦爆發衝突,美國或其盟國隨時可能封鎖這一海上樞紐。在中國與鄰國圍繞南中國海若干島嶼的領土爭端日趨尖銳的當下,北京的這一擔憂尤為現實。為確保自身能源安全,它正竭盡全力,加強在緬甸的影響力。

2010年,中石油與緬甸國家油氣公司開始鋪設綿延上千公裡、將油氣從緬甸輸往中國的新管道。但遭到擔憂耕地被侵占、無法繼續在港口附近捕魚、工程可能引發環境災難的當地居民的抗議。

文章稱,過去,由於西方眾多制裁加身,緬甸軍政府一貫致力於發展與中國的友好關系。但後來,軍政府從北京影響力的日益增長中嗅到了對自身地位的威脅,開始重新考慮對華關系,逐步偏向美國。華盛頓近幾年已取消了若干對緬制裁便是明證。緬甸政府還凍結了某些對北京而言非常重要的項目,認為它們的實施將導致緬甸對中國的過分依賴。這些項目勢必會加強中國在中緬邊境的經濟影響力,而這些地區的部分居民原本就存有分裂之心。例如,位於克欽邦的水電站被叫停。

某些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因而希望民盟獲勝。盡管昂山素季一貫被視為願意與西方接近,但她的勝利並未引起北京的不滿。非但如此,中國媒體還對此積極報道。值得一提的是,軍政府失利的原因之一,便是邊境地區的眾多分離主義派別拒絕簽署全國停火協議、參與和平進程。如果協議順利簽署,軍政府的受歡迎程度和勝選幾率只怕會顯著提升。所以,緬甸的某些政治家曾公開指責中國破壞相關談判。

分析人士預測,如今的緬甸將既向中國靠攏,又努力改善與西方的關系。在西方,昂山素季被視為傑出的民主人士、人權捍衛者。而北京則期待重啟被凍結的投資項目、簽署新協議。昂山素季去年6月訪華之後,北京對此寄予厚望。中國媒體對民盟及其領袖的報道以肯定為主。北京強調,只要不妨礙中國利益,它無意阻撓內比都與華盛頓關系的發展。

文章稱,如此一來,緬甸新領導層在制定政策時將慎之又慎,不能過於偏向哪一方,否則便會出現危險。只有如此,它才能從與西方國家和中國這兩大相互競爭陣營的合作中,為本國的發展謀得福祉。倘若昂山素季能力出眾,她的平衡政策便能為國家在近期內實現飛躍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