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片《白日焰火》勇奪柏林“金熊”

APD NEWS

text

2月15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白日焰火》導演刁亦男(左)手持“金熊獎,與影片主演、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得主廖凡合影。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在15日舉行的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上,中國影片一鳴驚人、連中三元:刁亦男執導的《白日焰火》摘得電影節最高獎最佳影片“金熊獎,該片主演廖凡獲最佳男演員“銀熊獎;婁燁執導、曾劍攝影的影片《推拿》獲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攝影)。

身著黑西裝的導演刁亦男率劇組人員在一片掌聲中登臺,激動難以言表。他用手連連拍著講臺,沉默了有十幾秒鐘之久,台下掌聲再起,他終於開口:“難以置信!看來這個夢是一直醒不了。看看這些人,這支我們最優秀的團隊,謝謝你們。掌聲又起。刁亦男接著對影片製片人表示特別感激,並說“今天晚上,這個電影的榮譽屬於我,屬於我們最優秀的團體,屬於電影,屬於一切。

廖凡在“金熊獎揭曉之前登臺領取“影帝桂冠。他激動地說:“昨天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是春天的開始,同時是西方的情人節,也是我的生日。今天我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禮物,謝謝你們!

《白日焰火》是刁亦男至今公映的第三部導演作品,影片以一起碎屍案引發出廖凡、桂綸鎂、王學兵等人飾演人物之間的愛情糾纏。該片紮實嚴密的犯罪推理受到電影節組委會讚賞,被組委會稱為西方“黑色類型片,而刁亦男曾坦言電影意在展現“人在面對人生真相時主動做出道德抉擇行動的勇氣,給出“當今中國人需要的精神釋放。

另一部獲獎電影《推拿》改編自作家畢飛宇的同名小說,展現了南京一家推拿館中幾名盲人推拿師的生活和情感遭遇。頒獎禮上,該片攝影師曾劍未能到場,由導演婁燁代為領獎。第三部參賽中國影片《無人區》雖無緣大獎,但在放映期間仍收穫觀眾好評。

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裏克在頒獎前夕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稱讚三部參與“逐熊的中國影片“借傳統電影流派,講述自己的故事,具有獨特的導演風格和製作方式,我很欣賞,“體現了當今中國電影的新意,在電影節上受到觀眾和媒體的喜愛。

此外,今年的評委會大獎“銀熊獎由英德合拍的《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法國電影《縱情一曲》(又譯《賴利的生活》)獲得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最佳導演“銀熊獎由執導《少年時代》的美國導演理查德·林克萊特獲得;在日本影片《小小的家》中有出色表演的日本女演員黑木華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最佳編劇“銀熊獎由執導德法合拍片《基督之路》的迪特裏希·布呂格曼獲得。

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於2月6日至16日舉行,共展映72個國家和地區的409部影片,主競賽單元共入圍23部影片,20部參與“逐熊,其中三部為中國電影。

柏林電影節始創於1951年,素以“偏重文藝、關注現實、鼓勵新銳著稱,與法國戛納電影節和意大利威尼斯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歷來被視為中國電影人的福地。在此之前,張藝謀在1988年憑《紅高粱》、謝飛在1993年憑《香魂女》、王全安在2007年憑《圖雅的婚事》獲得“金熊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