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至今已有5年,而真相正像擠牙膏那樣一點一點露出來。
5月30日,東京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在記者會上承認,過去5年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輻射泄漏事故相關反應堆“堆芯損傷”的說法,是隱瞞了事實。
事實是,核反應堆發生了更為嚴重的“堆芯熔化”。
實際上,自核事故發生之日起,日本方面就多次出現信息公佈不及時、不完整甚至前後矛盾的情況。比如在事故發生後,檢測服用放射性碘污染的水對孕婦和兒童的影響時,日本當局公佈的信息可以說是亂成一片,日本婦產科協會和日本醫學放射線協會公佈的數據自相矛盾。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東京電力公司原子能部門一把手首次在記者會上公開承認曾隱瞞事實。此前,面對國際社會對“福島後遺症”的質疑,日本方面多次否認故意淡化和隱瞞福島核事故及其危害的嚴重程度。
福島核事故初期,國際社會就難以獲取相關信息。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天野之彌告訴新華社記者,在他親往日本與當時的日本領導人會晤之後,日本政府才提供了更多事故信息。
曾擔任日本廣島大學教授的俄羅斯防輻射科學委員會成員瓦列裏·斯捷潘年科對新華社記者說,他曾多次詰問日本同事,為何不對福島核災民進行人口劑量回顧性分析,所有專家學者都選擇沉默或語焉不詳。
日本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等人2015年在國際醫學雜誌《流行病學》上發表論文指出,受福島核事故泄漏大量放射性物質影響,福島縣內兒童甲狀腺癌罹患率是日本全國平均水準的20倍到50倍。
津田敏秀告訴記者,福島縣和日本政府不承認核輻射與兒童甲狀腺癌高發現象之間的關聯性,他對於福島縣和日本政府為什么會採取這樣的態度感到不解。而福島縣方面拒絕就這一問題跟他交流,也從不允許像他這樣的學者參加政府的相關會議。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報告顯示,由於數據匱乏等原因,現在仍然難以十分準確地估計福島核事故對周邊人類健康以及環境造成的潛在負面影響。而來自日本官方的信息,幾乎一律是“核事故影響有限”“善後處理進展順利”。
事實究竟如何?新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多國權威專家。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專家肯·比塞勒說,福島核事故對海洋的影響是空前的,因為泄漏的80%都進入了海洋。
日本海洋大學副校長、日本海洋學會副會長神田穰太為記者展示了海洋放射性物質模擬動態圖,顯示現在太平洋西側海域的放射性銫水準反而沒有東側的放射性銫水準高,這說明隨著洋流運動,放射性銫已經到達美國西海岸。
北美科學界已經有了實地調查證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去年刊登加拿大貝德福德海洋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的報告說,在北美太平洋一側沿海檢測出了來自福島核事故的放射性物質。
還有多項相關研究顯示,這種放射性污染對海洋魚類、生態系統和食品安全帶來的影響廣泛而深遠。
“國家的遺忘意願”——法國《世界報》3月的一篇相關評論,給日本政府應對核事故的“心思”作了總結。
常駐日本的新華社記者還發現,在遮掩這一事件的過程中,力量強大的日本“原子能村”不可忽視。這個特殊“圈子”裏的產、官、學三方相互“提供支持”:電力公司向政治家捐款;學、研機構獲得電力公司捐款;制定原子能設施安全標準的半數委員與電力公司有關聯;相關檢查中,從有關企業獲得捐款的大學教授會將檢查標準定得比國家的標準寬鬆……
日本似乎也受到了盟友的“庇護”。肯·比塞勒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美國聯邦機構不支持在日本或美國沿海進行相關研究,“我對此感到失望”。
國家形象、食品安全、觀光影響、核能政策、醫保負擔、公害訴訟等,日本政府要擔心的東西不少。但在人命關天和公眾知情權面前,這些都不應成為日本當局“捂蓋子”的藉口。
更何況,“福島後遺症”仍在對環境、食品和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事實勝於雄辯,任何“蓋子”最終都是捂不住的。
(綜合本社記者劉石磊、楊駿、馮武勇、黃堃、藍建中、郭爽、張繼業、王騰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