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整治最新进展:全国在营网贷平台仍有139家,近5000家...

界面新闻

text

记者

| 苗艺伟

界面新闻4月24日获悉,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近日联合召开了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会议披露的最新互金整治数据显示,

截至

2020年

3

31

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络借贷机构

仍有

139家,比

2019

年初下降

86%

借贷余额下降

75%,

出借人数下降

80%,

借款人数下降

62%。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有近

5000

家机构退出

互联网资产管理、虚拟货币投机炒作、非法外汇交易等其他领域存量风险有序出清。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多来,各部门各地方合理把握整治时机力度节奏,加强上下联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分类施策,坚持把机构退出作为整治工作的总方向,力争

“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全年坚持稳中求进、不急不缓,重点推动机构良性退出

同时主动出击,精准拆弹,一些积累多年的风险点得到清理,一批久拖未决的案件得以处置

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领域风险形势得到根本好转。

虽然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要看到,现阶段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尚有一些问题未根本解决。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又给整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会议认为,现存主要困难包括:

一是剩余在营机构

“三降”工作进展缓慢,后续处置困难很大;

二是停业机构处置任务仍然艰巨,全国已经停业的网贷机构存量风险仍处高位

“退而不清”“退而难清”问题突出,风险化解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三是机构转型工作存在许多困难

部分机构或转型意愿不强,或转型能力不足,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是由于疫情防控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网贷机构经营、催收、转型等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会议强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的总体要求和两个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争取

2020

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存量风险处置作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来抓,在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最大限度保护投资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存量压降力度,切实压降业务规模,加快推进落实机构转型试点工作。

此外,还要

加大对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进网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机制。同时,加强互联网资产管理、虚拟货币投机炒作、非法外汇交易等其他领域新增风险的监测,建立快速研判、定性和处置打击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防止死灰复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整治经验教训,全面贯彻落实

“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总体要求。持续聚焦于金融领域的“无照驾驶”问题,抓紧探索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早发现早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真正做到能够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

会议强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意义重大。按照国务院金融委的总体要求和两个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争取

2020

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6年

4

月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起,互金整治风险已经进入第四年。伴随着业界对网贷平台清退、转型的热烈探讨,

2020年

2

21

日,在央行召开

2020

年金融市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央行会议在部署

2020

年重点工作中特别提到,彻底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建立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此前,互金、网贷整治办联合发布的《关于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转型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

“83

号文

”)

指出,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少量平台向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转型已经成为各网贷平台的主要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山东、重庆、河南、四川、云南、河北、甘肃、山西等

13

个省市先后宣布取缔辖区内全部网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