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本建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网

text

【亞太日報訊】2015年泉州市(北京)央企專場招商洽談會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介紹了《泉州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先行示范區戰略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編制情況。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劉建興表示,泉州在構建中國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創建“海絲先行區”,有利于泉州加快構建面向“海絲”的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記者在會場上了解到,首次公開的這份《規劃》,闡釋了泉州建設“海絲先行區”的發展基礎與優勢條件,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向與會央企和各界嘉賓展示了泉州海絲先行的宏偉藍圖。

五大優勢條件

華僑資源極其豐富

泉州人移居海外歷史悠久,是全國著名僑鄉。目前,泉籍華僑華人總數達900萬人,在全國25個設區市重點僑鄉中位居第一。泉籍華僑華人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

對臺合作優勢獨特

祖籍泉州的臺灣同胞達900多萬人,常住泉州的有60萬人。泉臺擁有歷史悠久的地緣、血緣、文緣、法緣、商緣等“五緣”關系,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頻繁。

民營經濟獨具活力

泉州民營經濟發達,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泉州模式”、“晉江經驗”,工業經濟中,民營經濟“十分天下有其九”,被譽為“民辦特區”。

海洋文化開放包容

泉州港早在宋末元初便以“東方第一大港”聞名遐邇,呈現出“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泉州的中華海洋文化海納百川,自然形成了“世界宗教博物館”。

港口區位優勢明顯

泉州港位于海峽西岸港口群中軸,面對世界貨運主航道臺灣海峽。泉州港海域遼闊,可建設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57.2公里,大小港灣14個,具備開發建設停靠1.8萬TUE國際集裝箱船的深水港口的條件。目前,泉州港已建成投產萬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24個,其中已建成30萬噸級泊位2個、10萬噸級4個、5萬噸級8個,是我國五大內貿集裝箱港口之一,具備建成“海絲”國際樞紐港的巨大發展潛力。

五個基本原則

按照《規劃》,泉州建設“海絲先行區”將遵循以下原則,即主動適應新常態,以開放引領發展;發揮地方特色,融入國家戰略;重視文化引領,突出華僑優勢;統籌國際國內,推動互利共贏;確保生態優先,踐行創新發展。

五個先行方向

何為“海絲先行區”?《規劃》對“先行”二字提出了五個方向,即在推動“海絲”文化國際交流合作和中華海洋文化傳承創新上先行示范;在推動僑港澳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上先行示范;在推動民營經濟綠色智能轉型和國際化上先行示范;在推動金融創新開放服務“海絲”建設上先行示范;在推動海陸絲綢之路城市交流合作上先行示范。

三個發展階段

《規劃》為泉州建設“海絲先行區”列出時間表:

——近期目標。力爭到2020年實現早期收獲。

——中期目標。到2025年,泉州基本建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遠期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實現古港古城復興,泉州港成為“海絲”核心區的國際樞紐港,形成引領海西、對接臺灣、輻射內陸、聯通“海絲”的發展格局,將泉州建成在“海絲”沿線國家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

七大戰略任務

結合上述戰略定位和目標,《規劃》提出泉州要重點實施建設“海絲”戰略基點和開放門戶、建設中華海洋文化名城、建設“海絲”華僑特區、創建泉臺共促“海絲”合作示范區、建設民營經濟開放發展創新區、打造世界級海洋產業基地、推進“海絲”沿線全方位交流與合作七大戰略任務。

圍繞這七大重點戰略任務,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與泉州市委市政府共同設計了50項重大規劃項目和重點招商項目,其中互聯互通方面11項,產業合作方面18項,海洋合作方面4項,經貿合作方面5項,文化交流方面10項,金融合作方面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