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 中國外長為何一個月內兩訪東南亞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0日至24日出訪文萊、柬埔寨和老撾三國。這是王毅自月初訪問緬甸以來,本月內第二次出訪東南亞地區,也是王毅赴莫斯科參加中俄印三國外長會晤之後,馬不停蹄地接連出訪。

中國外長頻繁赴東南亞訪問有怎樣的特殊時間節點?要商談哪些要事?

4月21日,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右一)在汶萊首都斯裏巴加灣市王宮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前左四)。新華社發(傑弗裏·黃)攝

特殊節點 深化雙邊合作

文萊、柬埔寨和老撾都是中國周邊重要國家和友好鄰邦,王毅外長此訪的一個重要目的無疑是繼續深化中方與三國的雙邊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王毅此次出訪的時間點。與月初訪問的緬甸相似,柬埔寨和老撾近期也進行了政府高層換屆。

本月4日,柬埔寨國會投票表決,通過首相洪森提出的內閣改組方案。

20日,老撾第八屆國會第一次會議在萬象召開,會議選舉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本揚·沃拉吉為國家主席,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通倫為政府總理。

王毅在這樣的時間節點出訪柬、老兩國,再次彰顯了中方睦鄰友好的基本外交理念,以及與對方進一步發展良好雙邊關系、開展務實友好合作的願望。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國家的政府高層換屆,不會影響發展對華友好的趨勢。

圖為2016年4月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緬甸內比都與緬甸外長昂山素季舉行會談。

柬埔寨和老撾都與中國有著傳統友誼,對華關系均穩中有進。

今年3月,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舉行。柬埔寨首相洪森、時任老撾總理通邢均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一系列成果文件,確定了瀾湄機制的未來發展方向,勾畫出各領域合作藍圖。

中國和文萊也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今年是中文雙方建交25周年,兩國關系已成為大小國家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和諧共處的典範。

現階段,中國已經穩居文萊第一大國際遊客入境市場。

“銀婚”之年 加強與東盟合作

無論是月初訪問的緬甸,還是此次王毅將要訪問的東南亞三國,都是東盟國家,而老撾是東盟今年的輪值主席國。

對於中國與東盟來說,今年是“銀婚”之年: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

在這個重要年份,王毅外長一月內兩次前往東南亞,表達了中方對發展與東盟國家務實友好合作的重視,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拓展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為雙方攜手建立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鋪路搭橋。

圖為2015年11月11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雲南景洪會見前來出席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長會的時任老撾副總理兼外長通倫。

王毅今年3月提到中國和東盟“銀婚”之年時,提出中國願把東盟作為四大合作優先夥伴:“一帶一路”合作的優先夥伴、對外自貿合作的優先夥伴、區域合作的優先夥伴、海上合作的優先夥伴。

25年來,中國和東盟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加深,特別是雙方貿易、投資和產業合作日益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發展格局。

有分析人士認為,瀾湄合作機制是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又一羽翼。這一機制的正式啟動將促進六國經濟社會發展,有助於縮小湄公河次區域國家間發展差距,助力東盟共同體建設和區域一體化進程,也為中國-東盟合作增添了新平臺和新內涵。

說到東盟,南海問題也是繞不過的話題。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與東盟國家談判達成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解決南海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法律框架。這一理念也得到了東盟絕大部分國家的認可。

作為南海聲索國,也是王毅此次的到訪國,文萊方面今年2月曾表示,文萊在南海問題上一直堅持“雙軌思路”,即有關爭議由直接當事國通過友好協商談判尋求和平解決,而南海的和平與穩定則由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