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訪談| 許曉暉:深挖香港魅力文化 別再說她只是"購物天堂"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王欣、李豫川)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內涵所在。一杯香濃的熱奶茶,盛載著的僅僅是讓人“垂涎欲滴”的香港飲食文化嗎?“這便是香港,她的魅力在於她是真正的‘中西融合’、‘現代與傳統融合’,”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在她工作的特區政府總部西翼的會議室裏,以一杯奶茶為例向記者介紹什么是香港的魅力文化。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7月29日攝)。

新華社發(伍永健攝)

什么是香港魅力

“奶茶是‘舶來品’,但經香港人加工之後發展成自己的特色;在街上,有人穿的很時尚,也有人穿旗袍;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香港找得到。”

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統籌香港的公民教育、青年、地區及公眾關係、體育康樂以及文化藝術等政策,許曉暉則是主要負責推動全港文化事業發展的官員。

建築也是體現一座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最根本的元素,在香港大大小小逾四千多條街道上,歷史建築和現代建築相互交融,仿佛向人們訴說她與眾不同的過往。許曉暉說,世界上,很少有地方像香港一樣,在一個緊湊的空間裏呈現如此多元的元素。

許曉暉特別提到,市民和遊客們可能還未曾留意,香港街道上的不少商鋪招牌來自書法家的手筆,“在荷裏活道可以找到劉炳森的書法,于右任寫的‘泉章居’,齊白石寫的‘同仁堂’。書法的文化滲透在香港。”

業界反思,香港不能只做“旅遊天堂”

近年,香港旅遊業整體下滑。業界反思,香港不能只做“購物天堂”,長遠要打造“人文旅遊”,讓外界重新認識香港的價值。許曉暉說,政府和業界要不斷挖掘、提升和推廣香港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香港有十項本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成為國家級別,”許曉暉說,政府通過調查,甄選出了香港自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共四百多項。

如在2011年6月,香港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大坑舞火龍和香港潮人盂蘭勝會,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許曉暉介紹,整個八月份,香港百餘家食肆將舉辦“孝慈+愛·夏日盛宴”活動,以農曆七月的盂蘭節和七夕兩個傳統節日為主題推出新穎菜式,若帶家人長輩進餐,還會得到餐廳的優惠。

每年的大坑舞火龍,令不少中外遊客慕名前來欣賞,許曉暉透露,政府有意支持相關團體在附近的一座歷史建築打造“火龍文化館”,向人們展示舞火龍的傳統文化。

許曉暉說,香港全年的文化日曆排的緊湊豐富,從農曆元月的綵燈會開始,3月有花展,之後有香港藝術節,法國五月藝術節,7月有書展,8月有盂蘭節、“孝慈+愛”、中秋有綵燈舞火龍……她說,政府和業界希望以不同的方式,以現代手法向人們展現香港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我們要做的,是不斷推動遊客認識香港更深層次的文化,” 許曉暉說。香港有些大型酒店,開設班組,教遊客製作花紐、花牌,甚至是舞獅的獅頭,也有班級教授遊客做傳統的長衫、旗袍和繡花包。

擔當“文化融合中心”

坐落維港海旁的西九文化區,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集藝術、教育及公共空間於一身。西九龍網站的簡介仲介紹,西九文化區的願景,是為香港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促進本地藝術界互動、合作與發展。

談及下一步在文化政策上的工作計劃,許曉暉說,特區政府會繼續加強在文化領域方面的投資。“第一是在場地方面,我們的西九龍,你留意到,它每天都有新的進步,首個永久藝術展覽場地M+展亭剛於上月落成。”

許曉暉說,未來,西九龍會盡力和社區、學校結合,培養更多、更廣闊的觀眾群,“這個觀眾群也是一個潛在的消費群,要做文化產業就要有文化消費。”

“同時,我們要在文化節目和內容上不斷加強,”許曉暉舉例說,西九龍的戲曲中心將於2018年初開幕,也和內地很多地區的劇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把最好的節目帶入香港,讓香港創作的節目帶入各地。”

文化及創意產業在經濟及社會領域中扮演日趨重要的角色。據特區政府今年3月的一份統計,該產業在 2014年為香港帶來1097億港元的增加價值,佔香港GDP的 5%,較 2013年上升3.4%。

許曉暉說,這個數字令人興奮,她說,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對中外文化一直有著較深、較全面的認識。另外,香港一直擔當著區域文化提升者的角色,即在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知識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將不同元素融合做提升,這體現在建築、電影、設計,以及藝術品的交易等等。

許曉暉說,從全國或區域的角度,香港可以促進不同地方的文化互動和發展,例如,在電影設計上,香港可以做全國性的互動,而話劇、粵劇等則集中在粵語區,“總之,我們把最好的元素集中起來,針對海內外不同市場,做出好的文化產品,擔當著‘文化融合中心’的角色。”

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巨大市場,香港已經與15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文化合作備忘錄,一些在一帶一路沿綫。許曉暉說,香港由於自身文化的魅力而不斷凝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亦有不少香港人主動學習“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歷史和語言。

她說,可以想像,這些人才在香港碰撞出火花,實現創作,達至民心相通,相信他們可以創造出超越語言界限、觸動不同國家人們心靈的作品。(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