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本月底將任滿兩年。上臺前,莫迪承諾著力經濟和民生,創建一個“新印度”。如今兩年過去,印度民眾開始盤點:他當初描繪的願景實現了幾何?
上任推“宏願”
2014年帶領印度人民黨競選期間,莫迪作出一系列承諾,包括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為貧困人口改善衛生條件、實施有助投資者和企業經營者的經濟改革、改善基礎設施、提高行政效率、根除腐敗等。
上臺後,莫迪推出了一系列經濟振興計劃及措施,如“印度製造”、“清潔印度”、“數位印度”等。
他執政兩年來,印度的確出現一些“新氣象”,如公路建設速度加快、老舊鐵路網獲得新投資、國家太陽能發電規模擴大、吸引外來投資措施增加等。
莫迪去年還公開描述自己的“夢想”:讓印度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萬億美元。
不過,對於何時以及如何把這個相當於中國目前經濟總量兩倍的數字變成現實,他並沒有具體說明。
兌現難過半?
對於莫迪的“宏願”,支持者寄予厚望,期待印度在他的治理下出現巨大變化。但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5日報導,兩年過去,一些民眾開始思考:莫迪是否有能力兌現他一半的承諾?
按照印度北部城市瓦拉納西一名退休銀行職員的說法:“莫迪是個現實主義者,但他還沒有實現任何(承諾)。人們說他需要更多時間。”
《金融時報》分析,民眾對莫迪的“抱怨”主要緣於他在發展經濟上實質建樹有限,尤其是創造就業、相關法律改革、相關政策落實等方面。
以印度北方邦工業城市坎普爾現狀為例,當地商界領袖說,供電等基礎設施的確有所改善,但電力短缺仍然困擾企業經營者。加上購地困難、勞動法律限制、當地政府官僚腐敗等諸多因素,導致企業難以為每月大量新增的年輕人提供足夠就業崗位。
就上述質疑,新華社駐印度孟買首席記者唐璐認為,畢竟莫迪上臺才兩年,任期尚未過半,“與其糾結他的承諾完成了多少,不如看看他上臺後印度有哪些變化,因為這些變化將直接影響他的承諾落實情況”。
找到“正確方向”
唐璐說,她接觸的印度人,尤其是不少商人,雖然對莫迪的期望值比兩年前相對低落,但依然支持他,認為他“畢竟為印度提出了發展方向”。
不少商界人士認為,莫迪政府選擇的方向並沒有錯,關鍵在於如何有效實現計劃。正如北方邦商會領袖I·M·羅哈吉所說:“他的願景絕對沒問題,但實施起來需要時間。”
貝拿勒斯印度大學政治學教授普利亞卡爾·烏帕德亞雅認為,儘管莫迪“極度渴望”實現經濟發展,為印度帶來變革,但“問題在於他所依賴的體系充滿問題”。
例如,莫迪的改革舉措推行起來不時因官僚作風等問題打折扣,或在地方政府遭遇其他黨派抵制。
烏帕德亞雅說,莫迪對發展經濟的渴望反映出他深受選民意見影響,深陷由“選民期待構築的陷阱”。“他知道2019年(下次大選)時人們會審視這些(經濟發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