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正式通知联合国,美国正在“快速恢复”2006年以来针对伊朗的所有国际制裁。他随后发表讲话称,因伊朗“严重不履行”“伊核协议”中的义务,要求联合国重新启动对伊朗的所有制裁。
蓬佩奥的话音刚落,英、法、德三国外长即发表声明称,美国已经退出伊核协议,无权要求联合国“快速恢复”对伊制裁,欧洲三国无法支持美国要求联合国重启对伊制裁——打脸来得不要太快。
而就在一周前,美国向联合国提交了无限期扩大对伊朗武器禁运的提议。然而,安理会15个国家中,只有多米尼加共和国与美国一伙,支持该提案。美国的主要盟国英、法、德全部弃权,中、俄投了反对票。
近来,特朗普政府开始在伊核问题上发力,有三个动向值得注意。
首先,尽管结果可能是自取其辱,但美国是一定要拿伊核问题在联合国闹一闹的。蓬佩奥在联合国列举了几个伊朗铀浓缩水平和库存超过了核协议限制的例子,但这些都发生在2018年5月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而在此之前,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伊朗一直在遵守自己的义务。
蓬佩奥坚称,美国有明确的权利动用“快速恢复”机制,因为这项协议被载入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从程序上讲,要触发伊核协议的“快速恢复”机制,必须由伊核协议的一个成员国通知安理会伊朗没有遵守协议,而且要启动相关制裁需要30天的时间表。美国现在并不是伊核协议成员国,所以美国也没有权利向安理会提出申请。
按照蓬佩奥和特朗普无理也要闹三分的性格,他们必定要在联合国第2231号决议上做文章,在安理会反复递交几次提案。由于英、法、德及中、俄的反对,美国这次尝试肯定还会以失败告终。同时,美国也会阻挠其他常任理事国的涉伊提案。这一过程将加深安理会的分裂,并可能加速伊核协议的坍塌。
其次,美国对伊朗的“全球孤立”正在加深。特朗普政府一直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不仅恢复了制裁,还试图在外交上孤立伊朗,在中东构建“遏伊联盟”。美国对伊朗的施压还将继续加大。8月6日,蓬佩奥宣布美国国务院伊朗问题特使布赖恩·胡克辞职,这就相当于排除了美国与伊朗在今年内进行外交活动的可能性。
胡克于2017年初担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是蒂勒森的得力干将,也是伊朗问题专家。胡克是温和的务实型官员,他提出美伊间恢复直接对话的可能性,相较于特朗普和蓬佩奥的强硬和蛮干,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称赞他“在波涛汹涌的水域中举足轻重”。
胡克辞职后,将由对伊态度强硬的埃利奥特·艾布拉姆斯接任,后者还同时兼任美国国务院的委内瑞拉特别代表。这就意味着,在对伊朗政策方面,特朗普和蓬佩奥已剔除了最后的反对声音和政策羁绊,下阶段可以肆无忌惮地加大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和“外交孤立”。
最后,在大选前特朗普必将把“中东牌”打到底。特朗普因疫情控制不力在国内备受指责,经济衰退是其连任的又一大挑战。而在此时,特朗普希望转移国内注意力,在外交上做出点“成绩”,中东是其努力的重要方向。
近日,以色列与阿联酋签署“亚伯拉罕协定”,同意实现关系正常化,这是以色列自1948年独立以来,与阿拉伯国家签署的第三个和平协议。特朗普希望用这一“历史性的突破”给自己脸上贴金。同时,特朗普还把伊拉克新总理卡迪米请到白宫来,向其表示驻伊拉克的数千美军将会很快“撤出”,虽然未明确时间表,但是想借中东做点成绩的心态非常明确。
然而,美国选民在做出投票决定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失业率、税收、种族、移民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并不十分关注外交行为,更何况是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中东问题。最关心以色列的是福音派选民,但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一事已回应了他们的关切,他们是否会继续做特朗普的“铁盘”更多取决于特朗普的国内政策。在两党极化的背景下,特朗普和拜登都在争取中间选民,而决定中间选民立场的也不会是中东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选前在中东问题上发力,主要是为了显示自己“很能干”,而他能显示自己的议题并不多,同时他要引导舆论和占据版面。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会继续加大对伊朗的压力。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