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醫患關係緊張 政府應從根本著手改革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參考消息報道,外媒稱,一天早上,在中國東南部地區工作的歐麗志醫生正在醫院病房查房時,一位患者走過來要求接受治療。她當時無法立即為這位患者提供幫助,他隨即拔出了一把刀。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7月22日報道,當時一部分混亂的場面被廣東省惠州龍門縣人民醫院的監控攝像頭捕捉了下來,繼而被官方媒體廣泛報導。涉嫌持刀砍人者姓廖。此人向歐麗志的腿部和胳膊猛砍數刀,嚴重砍傷了她的手部。接著,他在擁擠的走廊上一路追趕歐麗志,直到最後被人制服為止。

報導稱,在上述血腥的痛苦事件發生後,約有60萬名中國的醫生開始在互聯網上的一份請願書上聯合簽名,要求終結該國資金不足、人滿為患的醫院中出現的常見現象——對醫生的暴力攻擊。

從耳鼻喉專家在值班時被人刺死到大量群眾聚集在門診部門口,有關心懷不滿的患者對醫院造成破壞的報導在中國十分常見,令人擔憂。

報導稱,雖然針對醫護工作者實施的暴力行為並非新生事物,但有研究稱,這一問題相當普遍,或許情況正愈演愈烈。

5月,中國醫師協會報告稱,接受其調查的1.26萬名醫生中有13%的人表示,自己在去年遭到過身體上的攻擊。6月,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了12起類似事件。

中華醫院管理協會撰寫的報告稱,從2002年到2012年,襲擊醫護人員的事件數量平均每年增長23%。這意味著,據估算在2012年,每家醫院出現了27起襲擊事件。

有專家表示,醫患之間的暴力事件是醫療體系陷入危機的徵兆。

報導稱,得益於2009年實施啟動的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改革,大部分中國人已經擁有了某種形式的公共醫療保險。然而,保險的覆蓋範圍並不全面。一方面,多家醫院仍苦苦掙扎著滿足相關需求,努力以患者可以承受的價格為他們提供像樣的治療和護理。另一方面,患者們則對長時間的候診,劣質的醫療服務以及能讓整個家庭破產的巨額帳單抱怨連連。

醫生們的權益同樣受到了侵害。美國的醫生總體而言都收入不錯。而中國醫生的待遇相當於公務員,與私營部門的醫護工作者相比,薪水微薄。醫院的走廊上排著長長的隊伍,治療人數不斷增多的患者為醫院帶來了巨大壓力。

報導稱,如果情況不對了,或者當患者認為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什麼保護措施可以採用。沒有醫療事故保險可用於投保,法院審判也並不一定公正,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爭端常常都是以非正式的方式解決,或者根本得不到處理。一些患者家屬試圖自行解決問題,襲擊他們認為犯了錯誤的那些人,或僅僅是他們遇到的第一個身穿白大褂的人。

醫生的士氣可能不會變得更加低落了。中國醫師協會所做調查發現,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醫療工作的中國醫生所占比例從2002年的11%下滑到2011年的7%。一位中國學生2012年在寫給醫學雜誌《柳葉刀》週刊的一封信中表示“後悔”選擇醫生這個職業。

他寫道:“新一代的中國醫生感到失落。他們不知道應不應該繼續學醫,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與患者之間複雜而窘迫的關係。”

報導稱,他們還想知道如何能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去年,在上海附近地區工作的一位46歲的專家在醫院外面遇刺身亡。附近一家醫院隨後開設了武術課程。醫護人員在課上學習如何利用折疊椅等物品阻止他人對自己實施攻擊。

歐麗志工作的廣東省的官員目前在呼籲有關部門成立醫院內部的員警派出所,在醫院安裝報警系統,並派出更多的巡邏安保人員。此舉或許可以在短期內平息緊張情緒,但似乎不可能創造出平靜和彼此信任的環境。

《柳葉刀》週刊在一篇內容直截了當的社論中呼籲中國官員要把目光放得更為長遠,不要僅局限在維持治安方面。它寫道,“儘管把醫院建設成戒備森嚴的機構或許是一項必要的措施,但它只是針對令人不安和絕望的現狀的短期解決辦法。”

該週刊稱,中國需要通過處理涉及醫院資金、醫護人員薪酬和患者掌握的醫學知識等問題,把醫學工作變為具有吸引力,受人尊重,令人滿意和具有安全感的職業。

要保護像歐麗志一樣的人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歐麗志正處在術後康復階段。給她做手術的外科醫生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說,她的手有可能恢復功能,也有可能無法做到這一點。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