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亿投资安排上了,激发民间投资也需再想办法

新京报网

text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对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冲击尤其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投资项目受施工天数明显减少、开复工率普遍较低等因素影响,1月份-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31.5%,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0.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6.3%。

“新基建”领跑,50万亿投资安排上了

当前,以武汉市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除武汉以外的湖北省今天起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市也将于4月8日“解封”。这一进展无疑令人振奋,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的至暗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也变得至关重要。

以往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稳投资”常常能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当下,稳投资同样也是缓冲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抓手,是目前加大逆周期调节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可以看到,近期央地纷纷出招扩大有效投资。

一方面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目前,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发行等,相关投资资金共近2万亿元。其中,全国各地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已达14079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76%。不少机构预计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显然,加快发债速度是当下经济维稳所需。

而从金融运行来看,前两个月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2.08万亿元,说明企业投资支出活动出现了改善,信用开始扩张,经济有望重新企稳甚至回升。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开复工。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加快推动各地1.1万个在建重点项目加快施工进度。截至3月20日,除湖北外,各省重点项目复工率为89.1%。其中,重大交通项目开复工率已经超过九成。

此外,近期基建项目的批复速度也在提高。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已达2286.05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了930.29亿元。地方上更是加码稳投资,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公布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达49.6万亿元,其中2020年度计划投资总规模7.6万亿元。

更重要的是,与传统基建的“铁公基”(铁路、公路和机场)不同,新一轮大规模投资计划,除了补短板、强弱项的重点工程外,更加重视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对稳经济、稳就业的作用毋庸置疑。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基建的短板突出,投资潜力很大。基建投资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也非常明显,也有利于培育更多的经济和就业新增长点。例如,未来5G网络建设投资达到1万亿元以上,将带动十几万亿产值的新经济。

投资不妨向战略性产业基建倾斜

毋庸讳言,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扩大投资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一招。但需要厘清几个问题:

第一,稳投资在追求速度的同时,必须注意投资效率。就长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而言,随着投资边际效益的降低,基建投资对于经济的拉动效益也在逐渐减弱,大规模基建并非促进经济增长的“济世良方”。

虽然宽松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决策者和市场的共识。但如果不能扭转基建政策的“观念套路”,也会产生新的风险。

过去的经验表明,大规模基建投资带动下,房地产行业会受到间接影响而再次爆发。而房地产行业在中国的畸形发展越来越成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阻碍,带来成本的上升和社会结构的不平衡。这对于经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产业升级和培育长期发展动力不利,会重新走回过去粗放式发展的老路。

另外,基建投资也无疑会提升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为日益严重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埋下新的隐患。这要求各地将更多的投资转向对经济增长拉动效果更加明显的领域,比如围绕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人口聚集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样稳投资才会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是要解决投资资金从何而来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缺口日趋加大,2019年达到4.85万亿,大大超过了2.76万亿的名义赤字规模。突发疫情更是加大了收支剪刀差,一方面支出大增,另一方税收收入减少,后续还可能会进一步减税降费。在这种情形下,中央适度加杠杆减轻地方债务压力或为更好选择,赤字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摆脱长期基建依赖,激发民间投资消费

当然,除了政府投入外,需要出台精准措施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1月份-2月份,国有控股投资同比下降23.1%,而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6.4%。

研究日本上世纪90年代宏观政策效果可以发现,经济陷入衰退后,日本由于长期偏重基建造成公共投资的效用降低。而过度的公共投资增加了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又间接推升民间投资成本,反而产生挤出效应。

2001年-2006年日本采取了结构性改革,减少政府干预,缩减公共开支,采取鼓励私人部门研发和投资、更多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提升社会活力等措施,虽然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公共投资持续负增,但私人投资逐年回升,经济随后维持了较长的景气。

日本的经验表明,要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最终还是要摆脱对基建的长期过度依赖,回到激发民间消费和投资上来。

从历史经验来看,有专家提出的“专项债+PPP”组合模式不啻为一个好建议,这不仅有利于民营企业参与专项债工作,也可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

□周子勋(财经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