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在香港舉行

新華社

text

7月15日,參會嘉賓進行議題研討。新華社發(王申攝)

【亞太日報訊】(記者顏昊 張雅詩)海洋爭端解決國際法研討會15日在香港開幕。與會專家學者認為,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的裁決不僅是不公平的,還使得南海爭端更加複雜化。

本次研討會由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和中國國際法學會共同主辦。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多位國際法和海洋法專家學者,在兩天的時間裏就海洋法及海洋爭端機制等主題進行研討交流。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並做主題演講。他運用大量史實和資料,列舉了中國對南海的歷史性權利;以二戰期間以及之後包括《開羅宣言》在內的多份國際條約說明,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7月1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研討會上進行主旨演講。新華社發(王申攝)

關於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所謂的最終裁決結果,董建華對與會專家學者闡述了中方堅持不參與、不接受態度的主要法理理據。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本身對於管轄權的限制和例外條款,以及《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對簽署國爭端解決途徑的規定等。他說,中國一直主張通過和平對話的方式解決領土爭端,同時堅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李適時在開幕式上表示,本次研討會匯集了國際法領域的頂級專家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法學界、業界代表以及政府法律官員,討論海洋爭端解決這一國際法前沿問題,這對中國國際法學會和香港國際仲裁中心而言是首次嘗試。

李適時說,海洋攸關世界各國國民福利、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海洋爭端牽動各國敏感神經,關乎世界和平與地區穩定。解決海洋爭端既需要各國政府從政治高度凝聚共識,也需要發揮學術界的力量,推動在本地區凝聚國際法的共識。

本次研討會設有四個一般性主題討論環節,包括領土主權和海域劃界問題、群島和島嶼等國際法理論與實踐、國際法上歷史性權利以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爭端解決機制等。據了解,應與會的相關專家學者要求,研討會主辦方還增設了一個特別主題,即討論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的所謂最終裁決。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海洋法與政策中心教授邁倫·諾德奎斯特在發言中表示,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所謂的仲裁結果存在“根本性問題”。仲裁庭從認定自己對此案具有管轄權開始,就是一個“巨大錯誤”,有損國際法,應當受到嚴厲批評。

國際法院法官薛捍勤在研討會發言時表示,國際仲裁應該建立在當事雙方共同意願的基礎之上,而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在作出裁決之前沒有遵循這一國際法原則,也沒有認真聽取和重視中國的立場,仲裁員也是單方面指定,這對中國顯然不公平。他認為,仲裁結果是激化了矛盾而非解決了問題。(完)(記者王小旎、淡然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