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区的减贫故事:昔日贫困县开了“绿色银行”

中国新闻网

text

2014年以来,石楼县在“生态立县”理念下,植树造林在荒山上种出“绿色银行”,大地披绿,村民获益。石楼县新闻办供图

中新网吕梁12月30日电 题:吕梁山区的减贫故事:昔日贫困县开了“绿色银行”

作者 高瑞峰

“植树造林赚取劳务报酬,林木长期管护有管护收入,在荒坡、山沟种下的2700余亩连翘,目前年可带来10余万元的收益。”30日,山西省石楼县喜平造林合作社负责人张秋林说,植树造林在荒山上种出“绿色银行”,大地披绿,村民获益。

石楼县地处吕梁山区,西隔黄河与陕西省清涧县相望。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逾七成国土面积水土流失严重,约三分之二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陡坡地。曾经,这里生态环境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2014年贫困发生率达54.76%。

2014年以来,石楼县加强生态补短,在“生态立县”理念下,依托退耕还林、干果经济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营造林工程47.97万亩,累计完成退耕还林89.7万亩,通过造林合作社造林41万亩。以“党支部+造林合作社”模式,实现了国土增绿、民众增收。

“2018年至2020年,合作社每股分红3500元。”张秋林介绍,2018年造林合作社成立后,通过造林、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合作社成员仅劳务报酬一项,每人每年最少可达5000元,收入最多者在10000元以上。

“十三五”期间,石楼县组建137个造林合作社,全县逾四成人口享受到营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红利。石楼县新闻办供图

“十三五”期间,石楼县组建137个造林合作社,每个党支部引领一个造林合作社,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共吸纳社员3765人,带动农户1.15万人。形成“造林”“管林”“用林”生态建设新格局。全县逾四成人口享受到营造林、退耕还林等政策红利。

直接造林务工、退耕还林奖补、管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特色林产业……“资源共享、生产互助、利益共沾”运行机制的合作社,成为石楼县顺利“脱贫摘帽”的重要支撑。

在“掘金”林业的同时,当地进一步拓展造林合作社经营范围,引导“党支部+合作社”向复垦复绿、美丽乡村建设等十个领域延伸,让合作社收入实现“多个渠道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保障民众持续稳定增收。

石楼县委书记油晓峰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县将对506公里“四好农村路”进行绿化提升,为1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40个重点村和69个一般村配套各类树种。同时,对50万亩红枣核桃经济林提质增效,实施林下中药材、枣地鸡养殖等30万亩林下产业。

“上述项目的实施,预计可带动2.37万户、8.32万人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油晓峰说。逐绿前行,留富于民,石楼人在植树造林、治山治水中拔掉穷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