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沁俣 北京大學學生
每次去日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有條不紊,無論是鄉間小道還是繁華市井,所有的地方都安排的井井有條。即便是人流量爆棚的東京地下鐵,也從來都不覺得擁擠,所有人都像上了發條似的,按照順序快速流向目的地。日本人素質高,這大概是來日本的遊客都深有體會的。不過到底什麼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高素質?拋開那些連紅燈停、綠燈行都搞不清楚的人不說,關於日本人的素質,絕對不是簡單的遵守規則可以概括的。更高的素質,絕對不止於減速慢行,也不終於排隊禮讓,而是對自己的生活與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
到日本,會覺得周圍的人都挺親切,沒有想像中那麼有距離感。走在街頭,隨便拉住路人問路,即使英文蹩腳、中文不通,他也會竭盡全力地連比劃帶猜,認真地幫你指點迷津。如果有相熟的日本朋友,那就更不用多說。只要提前拜託好的事情,日本人一定會踏踏實實幫你做完,絕不會為了節約時間和成本就偷工減料。更多情況下,在一起共事或是交往的過程中,都是日本朋友們更加仔細,往往會主動提出很多貼心的想法。雖然有時候覺得他們過於死板或者啰嗦,但這種認著與負責卻成為每一次交往中最堅實的保障。
日本人很熱情,也從來不怕麻煩。也正是這種處事中的細緻,才能避免更多事後的麻煩。不過雖說熱情,但這種熱情總是一種有節制、有邊界的熱情。不像中國式的家長里短,或是不分你我,日本人講究距離感,也看重個人空間。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之間,也總會保留彼此客氣與尊重的尺度,就更不用說普通交情或者是街頭偶遇了。這種有距離感的熱情讓人覺得舒服又不會受寵若驚,就像小時候聽過的“刺蝟取暖”的故事——熱情過度了難免也會灼傷。
不過有意思的是,即便有邊界與節制,日本人還是願意熱情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他們絲毫沒有將“邊界”當作推卸責任的藉口,這僅僅是他們保護自己和他人的防線,但絕不會成為冷漠的理由。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要做什麼,並且還能充滿熱情去做好它。
然而在中國,太多時候中國人的問題就在於心比天高,腳卻永遠踩不到地。看似熱情似火,不過是三分鐘熱度,連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都犁不好,就想著要策馬揚鞭馳騁千裏。這種氾濫的熱情,很多是為了顯能,而不是真的要溫暖別人。
從很普遍的現象來看,我們往往對別人的隱私比對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要上心——本應滿懷熱情做好的工作,變成怨天尤人的對象;而本來事不關己的別人背後的故事,卻成了七嘴八舌討論的主題。要麼從別人的劣勢中找優越感,要麼從別人的優勢中找茬,總之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就是:“我本來可以更好,而別人其實也沒什麼”。
這種理論乍一聽似乎充滿自信與上進,但現實生活中的引用往往走入歧途。因為“我可以更好”,所以總是抱怨現在差強人意的生活;因為“別人其實沒什麼”,所以誰也不願意屈居人下,更不會心甘情願地去做陪襯的工作。
拿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在日本逛街真正能體會到“顧客至上”的精髓,而在中國往往都要看櫃員的臉色。記得有一次我在日本買鞋,碰到兩個很相近的款式,除了一點點細節設計外並無不同,但其中一款打了半價,店員便很善意地提醒折扣,還一直說服我買打折的那款。她說,不打折的看起來根本沒有區別嘛,還貴了那麼多,很不划算呢!這和國內的行銷手段,真是大相徑庭。
難能可貴的是,日本店員從不會因為買的東西價錢低就降低自己服務的品質,即便顧客買了便宜的鞋子,店員還是悉心地半跪在地上,幫忙試穿然後檢查尺寸。從挑選到最後結賬,基本上所有店員都不會催促,也總是笑盈盈地幫忙挑選最合適的商品。無論是一塊錢還是一萬塊,對他們來說都是自己的本職所在,既然是工作就一定要做好,這就是日本人的職業道德。
我曾經和日本朋友討論,為什麼日本人都看起來那麼聽話,那麼遵守規矩並且安分守己?他沉思了一會說,幾十年前的日本人也曾蠢蠢欲動、好高騖遠過。不過時間長了,也就都安定下來了。我想,可能骨子裏的那點精神都要經過磨練才能留得下痕跡,只有不斷地找不准位置,最終才能徹徹底底甘願坐在本來位置上。邊界熱情需要在冷熱調節中不斷找好分寸,而職業道德也需要在起起伏伏中慢慢尋找平衡。只有千千萬萬個螺絲釘的嘗試,錯位與矯正,才能最後築起最堅固合適的摩天大廈。
作者介紹:
吳沁俁,90後女孩,現就讀於北京大學。二十出頭的年紀,懷揣著對世界的無限渴望,也憧憬著未來的一切可能。雖然年紀不大,她卻一直追尋著生活的不同種可能,堅持行走在路上,用心感悟人生,用文字記錄思緒。每一次遠行都是換位的人生,而每一次思考又都是心靈的沈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如今這位90後大學生在《亞太日報》開設專欄《雲卷雲舒》,以自己單純甯靜的心為讀者打開一扇新的視窗,品味人間百態,共賞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