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社交:是未來還是回歸?

極客公園

text

很多人都在探討匿名會不會是社交的未來,其實它只是社交網路演進趨勢中的一種返祖現象。

10 月 24 日,Facebook 發佈了一款匿名社交產品 Rooms,和 Facebook 目前熟人社交的氛圍不同,Rooms 主打陌生人基於話題的社交,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互聯網蠻荒階段風靡一時的網路聊天室。

在 Rooms 應用中,不同主題房間內的使用者可以通過文字交流,或者建立新的卡片延展話題,房主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例如在音樂主題的房間內,點贊的按鈕被命名為“jam it,象形圖案大拇指被替換成了吉他。

無獨有偶,國內的匿名社交應用無秘(iOS 端名為有秘),則上線了匿名群聊的功能,讓這些匿名的通訊錄好友,在更大的化妝舞會中進行誰是臥底的遊戲。

過去十年,從希望連接世界所有人的 Facebook 到在 140 字中傳遞資訊流的 Twitter,使用者已經習慣了在知曉對方性別、職業以及更多身份資訊基礎上進行的熟人社交,社交變得帶有極強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以至於很多做社交類應用的創業者下意識裡都會把自己的產品與手機通訊錄打通,事實上,這個思路確實有效,微信通過通訊錄導入,迅速躥升成為國內第一 App,QQ、微博帳號登陸,導入手機通訊錄也成為了互聯網創業的默認功能。

但是與此同時,人們卻日漸厭倦,越來越多礙於面子的微博轉發,和朋友圈“點贊狂魔的出現,讓更多人開始反思,當社交網路上的身份與真實的自己越來越貼合,這是否就是人們社交需求的全部?

其實,沒有現實身份,只有虛擬 ID,基於興趣等話題的交流需求從互聯誕生起就存在,陌生人則是最好的傾訴對象。

Rooms 界面

社交一定要有用嗎?

在熟人社交產品中,關係與興趣並不能完全重合,基於此,通過貼標籤的方式來在社交關係鏈中發掘共同的興趣就成為一種標準做法。

可是,標籤化的社交網路思維正讓社交變得功利。通過記錄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為用戶打上不同標籤,再讓具有相同標籤的用戶產生交際,通過連接更多的人,尋找商業模式,已經成為了現有社交產品的慣用邏輯。

今年使用者資料持續增長的圖片社交應用 nice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使用者為產品打上標籤,nice 則基於這些標籤,將購買了相同產品的使用者推薦給你,短短數個月內“曬出了超過 200 萬用戶,每天曬出 15 萬張照片,成為年輕人的新歡。

今年進入中國的職場社交產品 Linkedin,中國區註冊用戶超過 600 萬。並在微信中接入 LinkedIn 使用者個人資訊頁面,和強調交流的微信不同,LinkedIn 既不做通訊、也不發照片,他們為你的技能和經歷打上標籤,強調通過人與人之間關係幫助用戶找到工作和維護社交人脈關係。

以上的社交類應用更加有用,也更容易實現商業化,可惜與此同時卻讓用戶失去了許多樂趣。

2012 年 11 月,一款名為 Whisper 的應用上線,這款完全基於手機端的應用基於陌生人之間的匿名社交,人們可以匿名發佈秘密,而所有人都可以匿名評論。此時 Facebook 已經成立 8 年,Twitter 也有 6 年,社交已經不是新鮮事,當父母開始在 facebook 上對你嘮叨時,年輕用戶開始叛逃,Whisper 挑起的刺激的匿名社交,你不必為過激的言論而擔憂,這些內容隨後就將在網路世界中消失。

人性的回歸

無論是 Rooms 還是無秘的群聊,希望用戶沉浸在無所顧忌的內容中,而非發出內容的人,這和標籤化社交網路的思路南轅北轍。

沒有個人資訊,看不到其他人的資訊流,標籤不存在意義,匿名聊天室的內容成為了關注點,沒有積分,沒有明星,消除了社交網路上的不平等,有讓互聯網回歸了那個荒蠻的時代。

當年風靡一時的網路聊天室,為缺乏娛樂生活的年輕人提供了解決寂寞的空間,每個人天生就有一種強烈的表達欲望,《非誠勿擾》中葛優飾演的秦奮來到教堂前,懺悔了一天,直到教父堅持不住。

在匿名的面具下,人們開始釋放最真實的自己,對工作的抱怨、對組織的不滿、對性和對金錢的欲望。匿名社交通過和“陌生人溝通、互動,滿足人類偷窺欲望並消磨自己的寂寞,還能享受短暫吐槽帶來的快感。

匿名迸發出了肆無忌憚的火花,舞會結束後,是否又回歸寂寞,還是急匆匆地奔赴下一場未知的狂歡?Rooms 目前並不支持好友之間的私聊,但在連接成本如此之低的年代,你也早已不在乎其中一個郵箱或電話暴露在公眾場合吧。

社交產品挖掘著人與人間的關係:你和誰是朋友,誰又能成為你的朋友?但塑造成這層關係的“興趣、“寂寞等因素卻簡化成了標籤,成為了附屬品,吃久了精糧,你的腸胃也許會開始眷戀粗茶淡飯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