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死亡可以如此之近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文| 亚太日报特约记者 張寧

在多數戰地記者曾經遭逢的險境中,我所要回憶的部分,並不算離奇。然而,這畢竟是我記者生涯中離受傷,甚至死亡最近的一次,讓我體會到,死亡可以如此之近。

爆炸,在30米外發生

我於2009年12月7日抵達阿富汗,就任新華社喀布爾分社首席記者。短短一周後的12月15日,距駐地大約30米處發生重大汽車炸彈襲擊。

當地時間12月15日上午10時左右,我正在駐地一層辦公室靠窗的台式電腦前工作。

阿富汗的冬天,相較北京溫和許多。是日天氣晴好,白晝氣溫在10攝氏度左右。溫暖陽光下,分社3名中國籍記者,人手一杯奶茶,開心地交談著。

爆炸現場的樓房廢墟。 張寧攝。

我正在寫稿,突然一聲巨響,感覺身體一陣震顫,我左側緊挨著的整扇窗戶玻璃瞬間碎裂。幸好白色窗簾沒有拉開,紗質窗簾雖薄,卻擋住幾乎全部玻璃碎片,未造成傷害。

大約是和巨響同步,我人已竄至兩米開外的另一張辦公桌旁,身體下蹲,雙手護住頭部。可見,人在危急狀況下的本能反應是多麼神奇。

阿富汗籍記者哈利姆參加過抗擊原蘇聯入侵的作戰,較有戰鬥經驗。他建議大家先轉移到地下室,以策安全。

我們並未進入地下室,而是站立於分社兩層小樓北側窗戶前向外觀察。這個地方視界較好,可以清晰看到,目測距離大約30米外的地方,黑煙直上高空。

新華社喀布爾分社外墻用於防護的沙包工事。 張寧攝。

爆炸發生地點正對分社北牆,辦公和居住房間的窗戶玻璃幾乎全部損毀。多虧牆外先前壘好的數十個防護沙袋,一定程度上抵消爆炸產生的巨大衝擊波,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炸彈襲擊的真實圖景

我和同事迅速拿起相機,向事發地點跑去。

現場距阿富汗前副總統艾哈邁德·齊亞·馬蘇德住宅大約15米。我看見一輛豐田轎車前保險杠凹陷,另一輛深色兩排座位越野車正在燃燒。目擊者借助我的阿富汗同事翻譯告訴我,這是被爆炸殃及的車輛。

爆炸現場的汽車殘骸。 張寧攝。

和好萊塢大片中的阿富汗戰爭圖景不同的是,用於自殺式襲擊的汽車,爆炸過後沒有慢鏡頭展示其殘骸在烈焰中燃燒。現實是,汽車已消失無影無蹤,僅在地面留下一個直徑大約兩米、深約1米的大坑。硫磺味刺鼻。

齊亞·馬蘇德的兩層樓房損毀嚴重,一角塌陷。警察守在建築前,禁止包括記者在內的一切人員入內。事後了解到,當時自殺式襲擊者駕駛汽車,直沖這座小樓,被安檢護欄擋住,提前引爆,才沒有造成更嚴重的傷亡。

即便如此,前副總統樓宇附近停放的多輛汽車嚴重損毀。其中一輛汽車車底朝天,前座一名乘客的屍體尚在起火燃燒。

匆匆目測,大約100名警察在現場執勤。幾名阿富汗記者欲強行闖過警戒線,警察持AK—47型自動步槍阻攔。

兩名著便裝、套防彈背心的白人手持美制M—16型步槍來到現場,勘察一陣後離開。我無法確認他們所屬國家和具體身份,料想應當是便裝美國軍人或受美軍雇傭的安保公司武裝人員。

人們在爆炸現場搶救傷者。 資料圖片。

多輛紅色救護車趕到。兩名醫護人員攙扶一名受傷白髮婦女上了救護車。4名便裝救援人員用一條毛毯包裹一具屍體,各持毛毯一角,把屍體抬離現場。

齊亞·馬蘇德逃過一劫。他的一名私人秘書和兩名警衛在爆炸中喪生。齊亞·馬蘇德的兄長沙阿·馬蘇德是已故反塔利班武裝北方聯盟的領導人,2011年“9·11”事件前夕被冒充記者採訪他的“基地”組織成員暗殺。

阿富汗內政部沒有提及襲擊者身份和襲擊目標。當地媒體記者說,襲擊者是塔利班武裝人員。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聲稱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後來我發現,在這個爆炸襲擊如同家常便飯的的國度,有太多事件,是永遠沒有也不可能有人負責的。

寒夜中的留守

忙著發完大部分報導後,我才想起到樓上的寢室看一下。這才發現,窗戶已成名副其實的空窗,床上落滿玻璃碎片。

張寧在爆炸衝擊波震碎玻璃後的窗邊繼續工作。 扎比攝。

在我佈滿玻璃碎碴的辦公桌前,同事拍下我和前來慰問的鄭清典大使的合影。這張照片後來在新華網首頁上刊登。我在照片上面露笑容,顯得十分不合時宜。事隔多年,想起此事,仍感後悔。斯情斯景下,應當表情嚴峻嚴肅些才對啊!

當日,幾乎全天都在沒有玻璃的窗前工作。沒有午飯,沒有晚飯,與同事分食了前幾天吃剩的一塊饢。

是夜,一樓辦公室內,南北兩側窗玻璃全無,寒風無遮無擋。室外零下10攝氏度,室內零下8度。

我裹著單被,臥在南側窗旁三人沙發上,從零時睡到3時。

二樓臥室床上落滿玻璃碎片,沒法入睡。回到辦公室,來到台式電腦前寫稿。手指凍僵,幾乎無法敲擊鍵盤。桌面已經打掃,伏於案前,卻覺得手臂隱隱刺痛。第二天才發現,桌上還有細小難以清除的玻璃碎屑。

爆炸衝擊波震碎的玻璃散落在臥室中。 張寧攝。

穿上羽絨服,回臥室。抽出棉被,抖去玻璃碎片,披上,再返回辦公室。

夜間,阿富汗籍保安蘇菲起身,幫我添柴。源自鐵爐內所燃木柴,相比室外,室內溫度高2度。大約3小時後燃盡,夜半醒來添柴,是每夜的功課。

剛“滿月”的小狗狗白天受驚,在辦公室裡“黏人”,夜間恢復如常,回到小窩裡打起呼嚕。

可惜的是,過了幾日,小狗開始不吃不喝,漸漸衰弱下去。經由新華社報導,這條小狗狗成為國內同事關注的焦點。但大家的祈福未能挽救它,小狗狗最終離開了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台,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