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投資角度看傅園慧用影響力創造價值

36Kr

text

【亞太日報訊】傅園慧火了,關於她的視頻、文章、表情包滿天飛,這裡也沒必要再多做說明了,1天之內徹底成為“網紅”,這也刷新了“網紅”的躥紅速度,羅輯思維、Papi醬在這一點上也完全沒有可比性。

傅園慧直播首秀截圖

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紅”變了現,融了資,勢能甚至超過了傳統的娛樂明星,“網紅”早已不再只是錐子臉的代名詞,而變成了一個褒義詞,創業者如果本身也是“網紅”,也會吸引資本的關注,當然前提條件是網紅型創業者確實在認真勤奮的做著一件靠譜的事。傅園慧接下來會成為什麽段位的網紅呢?如果你有機會投資到她(雖然希望渺茫,不過可以幻想下,因為你身邊可能有其他“網紅”)你願意給出多少估值?

在探討這個問題前,很重要的一點需要寫在前面。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影響力變現本身是可恥的,但是別忘了長期看來收入和所創造的價值是成正比的,如果能創造出更多價值就能更多的推動社會國家的發展,同時對於個人而言也會獲得更多回報的可能性,如果不將影響力變現那麽就沒有更多的錢用來投資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當影響力減弱的時候便不再能持續的創造價值了。

和娛樂明星有花瓶類型的也有實力派一樣,不同做法的網紅會有不同的命運,有的網紅可能眼下很賺錢,但是未來卻很可能走不遠,不同網紅選擇不同的影響力變現方式就意味著會有天壤之別的價值。傅園慧現在有500萬粉絲,由於明星的粉絲背景通常很雜,所以是非精準的,按照不同影響力生命周期內整體變現可能性劃分等級:

1、初級變現方式——打廣告

500萬粉絲打廣告可以變現多少呢?

這裡有幾個真實的案例:一位朋友,在微信有幾個大的訂閱號,加起來有400~500萬非精準粉絲,2014年他的廣告收入是1400萬,而2015年很快下滑到大約500萬。還有粉絲價值稍微高些的垂直類訂閱號,某個車類訂閱號每篇文章閱讀量大約2萬多,單篇文章廣告可以賣到10萬元,如果365天每天都可以賣出10萬元的廣告(當然這個不大可能)全年收入是3650萬元。

可能大家會覺得傅園慧的粉絲質量會更高,那我們來看下姚明的實際案例,姚明在鼎盛時期一年接10多個品牌代言(姚明也有其他變現方式,此處僅討論廣告變現部分),每次費用都過千萬,我們姑且算作每次代言費用平均2000萬元(這已經是一線巨星的費用了),一年代言15次,一年的整體收入是3億人民幣。這個是鼎盛時期的收入,隨著新的明星出現,老明星很快就會被頂替,生命周期十分有限。

如果依靠個人廣告變現的模式是一家公司鼎盛時期收入只有幾億人民幣,而且生命周期只有1~5年,這樣的公司是很難上市的(流動性不足的新三板除外),大家可以查閱下港股、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情況就有結論了。

依靠廣告變現,不論是收入、還是生命周期都表現的非常一般,由於生命周期短就很難依靠逐年倍增享受到復利帶來的好處。所以如果是成為一家公司也很難具備資本投資價值。巴菲特平均60年年化收益率為26%,這樣的收益率一直持續才會享受到復利帶來的高的可怕的收益。當然短期投機倒轉些小錢倒是有可能性的。

如果不具備資本運作的價值,那麽只靠廣告作為盈利模式生命周期內整體收入做到10億元的就很不錯了。另一方面來看,有人願意出高價請明星代言說明有更好的影響力變現的方法,那麽對於明星依靠廣告來創造價值變現顯然不是很好的方式了。

2、中級變現方式——做品牌

在中國,李寧應該算是體育屆明星轉做品牌的最成功的案例了,目前在港股上市值82億港幣。在2007年李寧鼎盛時曾以38.61億美元的市值,在世界綜合性體育用品商的排名中排在Nike、adidas和Puma之後,位列第4位,我們可以估算下李寧的身價。

生命力上看,依靠廣告變現的方式在生命周期上和明星網紅的生命周期是一致的,人們看多了厭倦了就過氣了,而品牌的生命力會旺盛很多,道瓊斯指數成分股50年內漲幅前10名中有8名是消費品牌,包括寶潔、可口可樂、綠箭口香糖等。

在增速上看,傳統品牌成熟周期相對比較長,通常需要10~20年,然而某知名互聯網堅果品牌從創立到年交易額近40億元具備IPO的資格只用了4年時間,這個品牌創立初期便是通過IP吸納粉絲反向打磨sku,隨著粉絲積累以及巧妙的通過京東淘寶電商平台快速獲取流量大大縮短了品牌的成熟周期,不到4年依靠1000多萬用戶實現累計銷售額近百億人民幣,公司大約有1000名員工,公司仍然處於快速增長階段。

從盈利角度看,暴利且市場足夠大能誕生上市公司的行業裡,白酒是非常暴利的,茅台去年凈利率大約50%,而市值千億的洋河、五糧液凈利率也是約為25~33%。白酒是很暴利的行業,綜合各種品牌來看,年凈利率達到10%以上時是不錯的狀態,會有錢來投資繼續發展和給股東分紅。

保守估算,如果一個比較優秀的品牌凈利率10%,每年平均銷售額50億,品牌成熟後有20年的生命周期,那麽大致有100億的利潤,因為可以成為上市公司,又可以獲得10~20倍的PE放大利潤,這樣便是一家100~3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作為創始人依靠自身的影響力起家,生命周期內可以實現數十億至數百億的財富積累。

3、高級變現方式——玩金融

這個方面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某高速發展中的P2P平臺從創立開始不到2年依靠10萬多粉絲+10萬多廣告獲取用戶實現了100億人民幣的交易額,估值接近20億人民幣,團隊只有100人,人效要遠高於品牌類公司的人效。這位創始人在創業初期在知乎上有8000粉絲,在微博和訂閱號上分別有小幾萬的粉絲,這些人便是他利用影響力創造價值的起點。

隨著GDP逐年增長,人們收入水平越來越高,更多人會逐漸有更多閑置的資金對投資有更大的需求。余額寶用戶已然近3億,說明至少20%的人口已經在進行線上理財,那麽傅園慧的470萬粉絲中很可能至少有100萬人在使用余額寶理財,這個人數是前面案例中P2P公司的5倍,當然風險越高的金融產品也意味著更低的轉化率,不過這足以說明金融類用戶價值之大。

再看金融方向暴利的變現方式,小額無抵押短期貸款在美國最高年化收益率是360%,通常情況下國內藍領如果想小額無抵押短期貸款需要承擔年化35~60%的年化利率,如果是等額本息方式還款,借款方的年化收益率至少是70~120%,隨著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征信成本會越來越低,這樣就意味著這種模式下有可能實現幾何式的倍增,互聯網創業項目就是因為具備幾何式增長可能性才引起了投資機構的廣泛關注。

這還沒有計算資本運作帶來的收益可能性,巴菲特便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A股中巨頭公司裏:工建中農四大行、中國石化、中國神華、中國平安為萬億俱樂部。7家中有5家都是金融公司,這充分說明金融方向的天花板之高。從這種變現方式開始,由於想象空間非常大,就比較難以計算出影響力變現的可能性了。

4、骨灰變現方式——搞慈善

看似免費的慈善因為沒有定價所以反而很可能是無價的,想做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有的是付出時間精力,有的是付出金錢。做慈善事業也是同樣的,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如果沒有資金的獲取渠道是根本無法做慈善的。

這裡只舉一個國外的案例,曾為全球首富的墨西哥電信巨子卡洛斯·斯利姆·埃盧靠兩場人生重大選擇取得了成就:

一次是1982年墨西哥經濟危機時以非常低的價格收購了很多煙草公司、連鎖餐飲並後續幫他們扭虧為盈,賺了很多錢;第二次是在墨西哥政府將國有企業大規模私有化的浪潮中,他聯合美國SBC和法國電信,以20億美元的價格從墨西哥薩利納斯政府手裡收購了墨西哥電信20%的股份,並且得到政府承諾可以連續7年保持壟斷地位,此後又得益於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低價收購了大量的無線資產,包括AT&T拉丁美洲公司。這第二次的機遇便得益於他曾向卡洛斯·薩利納斯領導的PRI黨派提供巨額捐贈,以及曾經為多個貿易組織和協會提供資助,才獲得了資本運作的機會。

很多時候慈善只是事情的表面,背後的邏輯是政府關係,國內的娛樂界明星也不乏這樣的案例,充足穩定的現金流+敏銳的資本嗅覺+過硬的資源關係融合成了骨灰級的變現方式,這種變現方式帶來的財富是不容易計算出來的,可能非常低也可能非常高,比如卡洛斯·斯利姆·埃盧為世界首富時個人資產為590億美元,當然這種變現方式也意味著非常高的風險,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

當然,一位網紅影響力變現方法也不會壹成不變,隨著個人的發展也可能會變化,比如用打廣告賺來的錢玩金融做投資也是不錯的選擇。

傅園慧直播舍不得讓粉絲們打賞,說明她是很真誠正直的人,但是如果用打賞的錢來投入到能創造出更多價值的事情上也許是個更好的選擇,財富給予這樣正能量的人比打賞給錐子臉類的網紅要正確得多,相信錢給到傅園慧她會合理利用而非揮霍,也希望傅園慧可以用她的影響力創造出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