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8月15日发表题为《要杜绝粮食浪费,中国需要改变待客传统》的文章称,中国要杜绝粮食浪费,需要改变传统上通过剩饭剩菜来衡量是否热情待客的社会风气。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这首提醒人们珍惜粮食的中国古诗,是中国学龄儿童一上学就会学到的内容之一。但是,这一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的粮食浪费问题变得非常普遍,领导人呼吁全国采取行动杜绝粮食浪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要求坚决制止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的餐饮浪费现象。这将改变传统上通过剩饭剩菜来衡量是否热情待客的社会风气。
据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与撰写的一份报告称,中国餐饮业人均浪费11.7%的食物。报告并说,在大型聚会上,浪费率提升到38%,而学生会扔掉学校盒饭的三分之一。
在中国,准备或点比所需更多的食物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热情好客和有社会地位的象征,在中国,大家共享桌上的所有食物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最近几十年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浪费的风气。
中国农业大学的朱启臻教授说,中国人民一直都很注重节约,这是历史上长期的饥荒和粮食短缺造成的。但粮食浪费现象背后还有另外一个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通过用丰盛的大餐款待客人来表示自己的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