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年輕一代的創業精神己逐漸褪色。這始於何時?何以致此?我不知道。我曾與本校的應屆畢業生閒聊,談到他們畢業後的打算,得到這樣的答覆:“我們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收入穩定,按步升職。我造訪過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他們有一個支援創業的部門,叫“中小企一站通。該局總裁對我說:“很少人懂得利用政府支援創業的計劃,也不會去查問。我曾經安排學生到江西省實習,得到的回應是:“可不可以換個離香港近一點的地方?我的想法不一定對,但我總覺得我們的下一代喪失了勇闖未知領域的豪氣,不再有探索新知和機會的熱情,也不敢為獲得更大成功而稍冒風險。香港的“敢闖敢幹精神到哪裡去了?
想找一份安穩的工作,享受舒適生活不是什麼壞事。但我覺得,如果我們的畢業生一心想賺夠活到八十五歲的生活費(或者他們自以為賺夠),然後在三十五歲退休,那就很不妥當。每個年輕人都應該自問:“什麽是我真正熱愛的事物?喬布斯說,我們應當“找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明天太陽還沒升起,就急不及待想重來嘗試一遍。我們不能沒有夢想。夢想賦予我們衝勁去嘗試新事物。為了令夢想成真,一遍又一遍去嘗試。有夢想但不願意為實現夢想奮鬥的人,只是在發白日夢。如果我們在才華與堅持之外,能迸發一些熱情,也許再加一點運氣,就可能改變世界!
去年我到訪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們的研究中心、先進實驗室或者教學設施,而是他們的企業育成中心。佔地四萬三千平方呎的企業育成中心位於研究園內,我見到學生分成小組,日夜在工作坊中埋頭苦幹。從大型資訊整合業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到家居和國防工業的半導體應用,或者設計和裝潢的文化產業,我都深深感受到這些年輕人的熱情和幹勁。該校邀請了駐校企業家指導學生,舉辦每周研討會和經驗分享會、企劃書撰寫工作坊,還有許多其他支援。值得我們的大學借鑒。
DHL創辦人之一鍾普洋在他有份撰寫的《草根創業的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出“商界的企業家精神有點像醫學專科。雖然每個醫生對於心臟都有所了解,知道它如何與人體各個系統配合,但是,如果要當心臟科醫生,就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和歷練。同樣地,企業家需要他們在商界位置所需的特定資訊和技能。這是他的人生体驗。他還說:“新創企業的核心是企業家的價值觀和性格。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價值觀,長遠來說成功的機會是會愈來愈小……企業家的個人素質和價值觀決定他的成功與否,也主宰了他所創立的公司的命運。
我們應該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廣博知識的年輕企業家。我們應該向年輕一代灌輸誠實、正直和公平等內涵。我們應該鼓勵畢業生去適應不同的文化,無視種族膚色,與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最優秀人才共事。我們要教導他們,失敗不代表一無所獲,卻是最後成功之所以令人回味的元素。
米開朗基羅說過:“對我們大多數來說,最大的危險不在於目標定得太高,以致高不可攀;而是目標定得太低,太容易就達到。生命是一趟創業之旅,我們都是自己生命的創業家。
作者簡介:
** 沈祖堯**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祖堯教授於1983年獲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1992年獲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頒授博士學位(生命科學),1997年再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醫學博士學位。
沈教授為腸胃研究權威,在2008年獲授美國防癌基金會桂冠獎。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症爆發期間,沈祖堯教授積極進行抗疫工作,與另外兩名香港醫生同被《時代》週刊譽為當年的「亞洲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