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 | 想改變意大利?倫齊失敗那是必然的

亞太日報

text

文 | 亞太日報評論員儲殷

在英國脫歐、特朗普上台等諸多黑天鵝事件發生之後,各路眼鏡打碎一地的專家們終于找回了面子。倫齊政府推動的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終于“不負衆望地”與專家的預期高度一致了。當地時間4日,意大利舉行全民修憲公投,結果民衆否定了修憲提案。

實話實說,專家們的預測幾乎沒有任何難度。雖然倫齊可以說是近幾年來意大利少有的傑出政治人物,而且兩院平權讓意大利長期吃盡相互掣肘、效率低下的苦頭也是事實,但這是在意大利。

2016年12月5日,羅馬,意大利總理倫齊在修憲公投後的記者會上講話。圖/路透

意大利有意大利的國情,意大利並不需要傑出的政治人物、意大利也很享受相互掣肘、一團混亂、效率低下的政治。可以說,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所有試圖讓意大利人振奮起來、行動起來的努力都失敗了,倫齊政府的公投不過只是其中的一個。

曾經,有一個幾乎要成功的案例,那就是墨索裏尼,可即便是歇斯底裏搞法西斯主義的墨索裏尼也拿懶懶散散的意大利人沒有辦法。想一想當年在法西斯全國大閱兵的時候,意大利士兵們哼著“漂亮的小黑屁股”的黃色小調、嘻嘻哈哈地從元首面前溜達過去,是多麽奇葩的場景。

墨索裏尼想把意大利人培養成種族主義的狂熱戰士,最後他只爲二戰雙方貢獻了一批優秀的廚師,因爲當時意大利士兵一旦被抓住,可能不會被送到俘虜營,而是就地轉化爲軍需官,負責給軍隊做飯,有個意大利士兵給六國軍隊做過飯,最後跟著蘇聯紅軍解放了柏林!

事實上,羅馬人與今天的意大利人沒有太大的關系,今日的意大利更不是什麽羅馬榮譽的繼承者。作爲歐洲民族主義成形較晚的國家,意大利一直是一個碎片化的共和國。南部的那不勒斯、墨西拿與北方的米蘭、都靈,幾乎完全是不同的文化,甚至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使用的都不是同一種語言。我至今還記得一位切沃的教授自嘲說:“意大利?到羅馬就結束了。羅馬以南那是另外一個國家”。

意大利地圖

除了南北巨大的差異,曾經長時期的城邦共和國曆史與左右政治力量的嚴重對立,也讓意大利各大城市之間充滿了派系鬥爭。佛羅倫薩人痛恨都靈與米蘭、威尼斯看不慣熱那亞、佩魯賈仇恨羅馬,這種曆史與現實讓意大利的政治也無可避免地碎片化了。各種勢力既受困于這種碎片化帶來的掣肘與混亂,也受益于這種碎片化。誰要改變這種碎片化,誰就等于是要挑戰意大利政治的傳統、打破既得利益的平衡,而這當然也就會受到各方共同的狙擊。

倫齊這一次的憲法改革公投對意大利政治的優化無疑具有巨大的意義,然而問題在于,一旦成功,倫齊就會成爲現代意大利政治曆史上最強勢的領導人。可共和國不需要皇帝,也不允許存在皇帝,凱撒就是這麽被刺死的。所以當倫齊做出一旦公投失敗就辭職的承諾的時候,他就已經輸了。因爲碎片化的政治現實不能允許出現這樣一位政治強人。

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的失敗,其實就是意大利共和國各派一起進行的一次政治謀殺。很多人對倫齊的失敗充滿了同情,因爲這不僅意味著一位雄心勃勃理想主義者的失敗,也意味著意大利喪失了從群龍無首的政治泥潭中振作起來的機會。

但坦率而言,意大利早就習慣了群龍無首而且世界也並不需要又多出一個雄心勃勃的國家。一個慵懶、無力的意大利其實也挺好的,意大利人覺得不錯,世界也覺得不錯。

倫齊最大的悲劇在于他生錯了國家。

作者簡介:

作者儲殷,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所副所長,長期從事海外利益保護、國際關系研究。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爲國際問題專家和資深新聞從業人員,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