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安倍晉三當選日本首相。資料圖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於本月中旬訪問美國。此行意義重大,日美雙方均希望藉助此次首腦會晤,實現各自的戰略調整。
先看日本。安倍此行目的在於加速日美同盟關係的修復進度,並向外界表示安倍政權對美的“絕對服從。從戰略層面看,日方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希望能重新確定日美同盟關係的功能與定位,拓展日本在同盟關係中發揮輔助作用的空間;二是爭取美國在中日釣魚島領土紛爭上的絕對性支持;三是竭力向美國解釋久拖未決的沖繩美軍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的新進展以及全面妥善解決的實際困難,試圖謀求美方的理解與寬容;四是向奧巴馬政府表明日本參與TPP(泛太平洋經濟夥伴關係)談判的堅定決心,儘管這暫時還不能表現為公開的政治承諾或其他形式的政府表態。應該說,上述四件事情若能全部辦妥或完成一半,也算是安倍此行的重大成功了。
儘管如此,完成上述四件事情中的每一件,都充滿相當的難度和挑戰。就拿TPP問題來說,日本國內反對TPP的聲音始終揮之不去。由於加入TPP可能導致日本農業徹底破產,而且自民黨多數議員的選票均來自農業選區,這導致自民黨黨內針對TPP問題存在極大的反對聲音。這就是安倍政權竭力與TPP保持一定距離,並在加入與不加入的關鍵表態上,採取較為模糊的靈活應對方式的原因。
再看美國。從起初安倍晉三提出訪美要求,到美方的婉言謝絕,再到日本毫不氣餒的積極斡旋,期待早日實現日美兩國首腦會晤,整個過程中奧巴馬政府冷淡應對。美國始終牢牢掌握著主動權,如今則完全主導了此次會晤的議程與預期達成的目標。其中凸顯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對日本“既愛又怕的矛盾心理盡顯無疑。
一方面,美國擔憂中國的和平發展會打破亞太地區尤其是東亞地區的傳統秩序,而這一傳統秩序的重要基礎就是美國的絕對霸權,以及與美國朝夕相伴的若干輔助性力量所組成的金字塔結構。近來不斷出現的一些事實表明,美國能輕易調整這一區域內的均勢平衡,其中即包括遏制中國迅速崛起的勢頭。當然,奧巴馬政府充分認識到遏制中國發展的非現實性與非可行性,因此,美國的努力更多地表現為減緩中國前進的步伐,至少是設置些許阻礙中國崛起的障礙,增加中國崛起的難度。如此,日本的功能與作用再度成為美國國內保守勢力的關注焦點。
另一方面,美國也對日本對外戰略過度且無序膨脹表現出了一定的擔憂。毋庸諱言,日本政治的急遽右傾以及所帶來的對外戰略主動性成分加重,也對東亞地區穩定的政治、經濟乃至於安全架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給美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產生一定的威脅。更有甚者,日本對外戰略急劇膨脹所引致的結果可能遠超美國的預想與可接受範圍。因此,奧巴馬政府也在認真地盤算如何既能有效地扶植,又可以嫻熟地制約日本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勢力擴張。
美國在對日本“既愛又怕的矛盾心理中,正在逐步放鬆日本在同盟體制中的能量釋放,並默認了日本在現有安保體制下軍事實力的大幅增長。那麼,日本拓展對外戰略半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急劇膨脹,亟需引起國際社會足夠的重視。
總之,日美首腦的此次會晤將被視為日本安倍政權與第二任奧巴馬政府之間磨合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