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 章建華)據尼泊爾國家電視臺26日報道,由於25日遭受強震和後來的多次餘震,加德滿都谷地90%以上的老建築全部被毀。在工作組群裡聽到同事、新華社駐加德滿都首席記者周盛平發來哽咽的敘述:“我現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這個世界文化遺產全毀了……這不禁讓人動容。那裡曾經那麼美,讓“外人都報以深情。
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作為“加德滿都谷地的一部分,遠可溯自西元5世紀,主要成於16至19世紀,1979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其介紹稱:“特有的層疊塔廟主要由火磚、灰泥和木料建成,屋頂陶瓦,間有鍍金銅飾;窗戶、門廊和樑柱極富雕琢。佛教和印度教在尼泊爾共榮遠超千年,其攜帶的藝術和建築文明在這裡交融激蕩。
廣場上,幾十座寺廟和宮殿矗立在約五米高的紅色磚臺上,烏木黑瓦,簷邊飄墜紅幡。莊嚴華貴,但尼泊爾的世界文化遺產一直以“親民著稱:不須門票,更不需要任何理由,她就在創造她、擁有她的尼泊爾人居所之間。虔誠的人們隨時可以登上石階,拜謁神靈,而後出來坐在高臺上灑一把米,引來成群的鴉雀。祈求與施捨都在這裡完成……閑坐著,又有鄰裡上來,女人聊會兒家常,男人抽袋土煙,就又走下去,隱沒在來來往往的人潮和推著木板車的小販的叫賣聲裡。
如果在晨光下到過這裡。早起的女人們頭頂水罐、手拎剛買的青菜、土豆匆匆走過,她們得趕緊回家給家人準備奶茶、早餐;老人也起得早,就坐在低矮的木屋門檻上,看看晨曦中的廣場,望望庫瑪麗住的院子,那裡住著護佑這個城市的、世界上唯一的活女神,然後就等著陽光曬暖或等著雨季天亮就歇的雨停下來。
如果在日間到過這裡,這是個寬容的地方。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尼泊爾成為世界旅遊熱點,杜巴廣場就歡迎來自各地的人,尼泊爾人把遊客當作賜福的人,固然旅遊業是國家的經濟支柱,但也足顯他們的友善、熱情;這裡的宗教內容繁雜,如果有遊客指指點點,尼泊爾人定會上前釋疑,而不是先責其不敬,如果想合影,那麼無論老幼都會配合一個個燦爛的笑容。假如趕上雨季,坐到廣場邊的咖啡館高處,看陣陣煙雨沖洗廣場悠遠的歷史和來來往往的現世,也定能見到一些慢行的尼泊爾人不以為意——他們對自然的翻覆也是順受的。
如果在夜裡也曾於此穿行漫步,這是個讓人安心的地方。那時候(2006年到2009年)內戰剛停,國王去留難定,大概是尼泊爾最無序的時候,但這裡沒有一絲不安。按說在這個至今仍然困苦的國度,憤懣和愁緒應無處不在,但尼泊爾不,杜巴廣場沒有——筆者在尼泊爾三年,從未見過人在街上爭吵謾駡。不過,那時總是停電,蠟燭、汽燈、火堆總是忽明忽暗。夜光和月光下黝黑的宇殿換在別處必不是談情之所,但篤信的尼泊爾戀人就會成排坐在階臺上,因為身邊的人和廟裡的神靈都是他們未來的寄託;中年的丈夫和妻子們則走出家門,或逛走神殿下熙攘的夜市,或和左右閒話家長裡短;老人們會湊在油燈旁,敲打彈奏古老悠揚的曲子,身子骨好的還會長歌當舞;還有孩子們,他們嬉笑追逐,他們會出現在廣場的任何角落……
記憶裡的杜巴廣場,親切而溫暖。然而,4月25日那一陣劇烈的震撼過後,一切都變了模樣,加德滿都和帕坦的杜巴廣場瓦礫成堆,加德滿都谷地其他世界文化遺產也遭到嚴重破壞,巴德岡(也稱“巴克塔普爾)杜巴廣場、博達塔、昌古納拉揚寺和斯瓦揚布寺等也受到損毀……
“我在遠方祈禱,保佑那些貧窮而善良的人們,保佑文明古國,曾任加德滿都分社的新華社同事何險峰在社交網路上留言道。他沒有浩歎那一片廢墟和瓦礫。
是的,那裡曾經那麼美,那些美來自那裡的人們,乃至那裡的人們就是美的一部分。杜巴廣場倒了,我們在遠方或許無法多做什麼,但我們祝願也相信那裡的人們。(本文作者2006年至2009年在新華社加德滿都分社工作。)
(文中插圖均為早年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