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七號| 專家解密回艙坎坷不平的回家路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田兆運、楊茹、姜寧)北京時間26日15時41分,搭乘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升空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經過近20個小時的飛行後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的預定區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專家劉成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向記者透露了返回艙返回過程中面臨的諸多挑戰。

6月26日,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西南戈壁區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除了大家知道的高速穿越稠密大氣層時的高溫灼燒、劇烈顛簸以及黑障,”劉成軍說,“返回艙返回過程中更大的挑戰是多種因素交錯影響造成的返回彈道偏差。萬一再入大氣層時偏差過大,可能就無法落到預定著陸區;如果測站不能及時捕捉到目標,地面搜救力量就無法開展搜救與回收。”

6月26日,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西南戈壁區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劉成軍說,這次任務中,“遠征1A”是全程自主制導控制,也就是每一次調姿,每一次控制,調多大、控多少完全自己計算決定。由於地面無法干預修正,再加上自主制導控制算法限制,火箭入軌偏差和“遠征1A”每一次的自主控制誤差無法完全消除,最終就有可能導致返回艙再入大氣層時的誤差較大。

6月26日,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搭載升空的多用途飛船縮比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西南戈壁區安全著陸。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為有效解決誤差問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科技人員精確計算出返回制動點火前的軌道,並及時給“遠征1A”注入導航修正參數,從而確保了返回制動控制滿足返回艙和“遠征1A”分離的精度要求。

這是搜救人員正在回收返回艙降落傘。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據劉成軍介紹,為了提升後續航天員返回過程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多用途縮比返回艙採取了全新氣動外形,這樣空氣的升力更大,航天員返回時承受的過載就會小很多。然而,這樣一來,給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進行測站引導和落點預報帶來了很大困難。

這是地面搜救分隊正在調運返回艙。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劉成軍說:“全新的返回過程控制方式和氣動特性,使得返回動力學計算模型更為複雜,想要精確計算返回艙的位置引導測站跟蹤、準確預報落點引導搜救回收更加困難。這次返回的落點散佈範圍是以往神舟飛船返回艙的28倍。”

這是返回艙被調運到定制的運輸車上。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針對任務“返回要求高,落點預報難”的特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創新突破了新型氣動特性條件下返回艙再入引導和落點預報技術,通過建立分離點參數誤差分析模型、返回艙氣動模型和再入大氣模型,妥善解決了所有難題,確保了返回測站引導和落點預報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