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餘“期中考”交卷 四招亮劍祭出多個“殺手鐧”

新京報

text

【亞太日報訊】面對剛經歷過一場股市暴跌的股民,2月20日,劉士餘赴證監會履新主席一職。在上任後一個月,劉士餘公開談到了對2015年這場股災的反思,認為股市異動的原因包括了不完備的交易制度、不適應的監管制度等,證監會將深刻吸取教訓。股民們紛紛拋出了劉士餘是否會帶來“牛市雨”的猜想。

截至8月9日,劉士餘上任已近半年,到了“中考”交卷的時刻。新京報記者梳理這半年市場情況發現,以劉士餘主席為代表的新一屆監管層,祭出了多個“殺手鐧”,在強化信披、高壓監管、嚴控炒殼等多個維度密集發佈新規。“現在證監會不再只是抓住證券市場裏面一兩個點進行調整或處罰就結束了,在劉士餘上任之後,證監會目前更加強調全面的制度建設。”一位券商分析師稱。

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報收3025.68點,而劉士餘履新第一個交易日報收2927.18點,市場趨於穩定。一位證監會內部人士透露:“未來監管政策將會更加細化,並針對市場存在的新問題,及時出臺新的規範細則,避免出現政策真空或擦邊球現象。”

重擊造假和內幕交易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監管的掌門人,自劉士餘上任以來的監管理念和監管思路備受各界關注。劉士餘曾在今年兩會中表態:“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只有監管才能保證改革的措施順利實施。”

證監會公告顯示,上半年證監會對88起案件作出處罰,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109份,較去年同期增長84.75%,罰沒款共計25.54億元。作出市場禁入決定書4份,對7人實施市場禁入,其中2人被實施終身市場禁入,行政處罰的結案效率和懲處力度持續提升。

一位接近證監會的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劉士餘要求相關部門對違法違規企業從嚴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以劉士餘為代表的新一屆證監會目前為止開出最重的“罰單”是對*欣泰啟動退市程式。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在7月8日表示,因欣泰電氣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檔中存在虛假記載,對欣泰欺詐發行正式作出行政處罰,啟動強制退市程式。作為欣泰的保薦機構,興業證券同時被罰5700萬。

在對待內幕交易上,劉士餘顯現出“零容忍”的態度。在證監會例行發佈會上,多次提到“證監會將持續對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查處”。

就在上周五(8月5日),證監會對寶莫股份一場獲利豐厚的內幕交易罰款超6000多萬。該案利用“馬甲”炒股,涉案帳戶交易IP地址和MAC地址等均成為相關證據。

截至9日,據《證券日報》梳理,今年以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案件中,涉及內幕交易的案件數量共有31宗。

多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以劉士餘為代表的證監會會繼續在打擊內幕交易、股價操縱方面著力。

給殼資源、並購“潑冷水”

在今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國內資本市場中概股回歸潮正在興起,相應的殼資源股價也被爆炒。

對此,今年5月6日,證監會表示,已經注意到中概股的回歸有較大的特殊性,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等現象,正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引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研究。

在上述講話後,中概股回歸接連受挫,殼資源炒作也被降溫。除了對殼資源炒作進行降溫外,對於國內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證監會也進行了規範。

公開資料顯示,6月17日,證監會發佈新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嚴借殼標準”,包括對原有股東和新進股東的套現交易加以限制,對向傳媒文化娛樂等行業的並購轉型態度趨於保守。

新京報記者此前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自上述《辦法》出臺後一個多月時間內,有多達44家企業重組被暫停。

“秋後算賬,幾多辛苦幾多瞎忙。”一位從事上市公司並購借殼的業內人士說。今年7月15日,有媒體報導稱,證監會辦公廳於今年6月30日下發給各監管局、上交所和深交所一份全稱為《關於嚴格重組上市監管工作的通知》,具體從九大方面操作,包括重組上市專案複牌前應當召開媒體說明會、嚴格證券交易所資訊披露問詢、對重組上市專案應對安排現場檢查等。

據報導,上述《通知》還附了一份《關於通報重組上市現場檢查名單的函》,98家公司將被監管層分批現場檢查。

“證監會嚴查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專案,對於已經借殼成功的專案,如果其中有問題的,證監會也會進行查處。”上述從事上市公司並購借殼的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說。

分析認為,這一系列舉動目的很明確,就是規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做好制度方面的鋪墊建設,與劉士餘上任後的監管思路一脈相承,整個投融資市場的各條線都在整肅。

“現在證監會不再只是抓住證券市場裏一兩個點進行調整或者處罰就結束了。在劉士餘上任之後,證監會目前更加強調制度建設。”民族證券分析師黃博表示。

對信披違規開出“退市”罰單

除了嚴抓上市公司及資本市場,劉士餘上任後還有另一條主抓的線就是保護投資者利益。據媒體報導,劉士餘在今年兩會上曾表示:“監管的基本底線和目標就是保護投資者,加強監管本身也是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對於保護投資者權益,劉士餘開始在上市公司資訊披露制度上出招。

3月21日,劉士餘履新1個月,作為“老八股”之一的*ST博元,卻成為證券市場首家因重大資訊披露違法被退市的公司。有投資者認為,這是劉士餘送給股民的“滿月禮”。

有媒體此前報導,A股上市公司長期存在披露給投資者的資訊往往是似是而非的資訊,或乾脆披露虛假資訊,從而對投資者產生誤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上市公司以往不負責任的信披是對投資者的欺騙,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侵害。

5月13日證監會規範了公開發行證券(尤其是公司債務)的上市公司的資訊披露。5月30日,上交所取消了資訊披露的暫緩和豁免。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及交易所近期出臺了一系列強化資訊披露的制度,旨在建立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市場運行機制。”

社保基金、險資多方“輸血”

為了市場穩定持續發展,與監管並行的,是積極引導外部資金入市。推動養老金入市,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加大投資等一系列舉措,正在為股市多方位輸血。

據媒體報導,隨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的施行,社保基金會新設養老金管理部和養老金會計部,目前招聘工作已進入到第二階段的筆試階段。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初步估計目前全國可以歸集並投資運營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規模在2萬億元左右,其中可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可以按規定投資的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按此比例計算,市場預計養老金將為股票基金市場帶來高達6000億元資金。

另外,據報導,截至7月末的半年報顯示,保險資金二季度增持和新進股票為14只和21只,社保基金增持和新進的股票為14只和18只。分析認為,險資和社保基金都有增量資金入市,起到了穩定股市的作用。截至2015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已由2000年設立時的200億元發展到1.9萬億元,累計投資收益額為7900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為8.82%。

同時,一季度,有外匯局背景的梧桐樹投資大筆買入銀行股,現身18家上市公司,並新增6只個股,成為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前十大股東。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梧桐樹一季度在6家銀行的持股數合計55.48億股,持倉市值達387.95億元。市場人士分析,梧桐樹平臺有可能成為繼證金公司、匯金後,又一個“國家隊”入市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