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里的刀子》:一部迷人的“民族志”电影

亚太日报

text

由青年导演王学博执导,知名导演尔冬升、张猛、万玛才旦共同监制的国产文艺佳作《清水里的刀子》将于4月4日全国公映。4月1日,影片主创来到上海,导演王学博与知名导演、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硕士生导师舒浩仑在映后对影片展开对谈。从电影故事的民族性和生活化,到影片精致的摄影画面、真实自然的表演都引发了观众的讨论。

6000字小说和80%心理描写改编的电影

电影《清水里的刀子》影片改编自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同名短篇小说,在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大奖新浪潮奖,在全球二十多个国际电影节也夺得多个奖项。

《清水里的刀子》导演王学博

故事讲述在十年九旱的宁夏西海固,一个偏远的农村里,一位回族老人的老伴亡故了之后,他与儿子就是否宰杀家中唯一的大牲老牛,为亡妻做“四十”产生分歧,“四十”指亡人安葬后第四十天忌日。在祭日的前三天,这头牛在饮它的水里看到了将要宰它的那把刀子,于是开始不吃不喝,之后老人就陷入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之中。

王学博说,影片因为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同时还获得了民委颁发的最佳剧本奖,因此算是早就拿到了“官方许可”。

有意思的是,原著小说仅6000字,且80%都是心理描写,这从编剧常识来看,是并不符合影视改编的文本。导演王学博却对此着迷。王学博回想,当初读完原著小说,是对故事发生地西海固的神秘感产生了兴趣,同时也被小说的气质,被里面的质朴、简洁和诗意所吸引,其中富含的哲思也引导他思考很多问题。王学博对小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去掉80%的心理描写,用行动去捕捉一个内心丰富又很内敛的老人。

在嘉宾舒浩仑看来,《清水里的刀子》是一部非常民族志的电影。在导演王学博眼里,他没有在创作中直接去思考民族性的深刻问题,而是把重点放在故事里的老人和他们的生活之中。“我讲的就是一个老人,对民族文化我不会去深入了解,也不会去做大量功课,因为我的视角是在外面的。我其实就在观察,什么触动我了,我就去写什么,去拍什么。”他认为,人性是共通的,无论民族志与否,大家感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非职业演员和极简美学

《清水里的刀子》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后,评委会主席跟导演王学博赞扬了影片主演、扮演马子善老人的杨生仓,“你下一部电影还要跟他合作,他有一张国际化的脸,形象和埃菲尔铁塔坠落一样,沉甸甸的”。现场,也有观众称赞起这位非专业演员的表演,他们察觉到影片的很多细节都是通过他的动作神态去表现,也感受到这位老人做动作时的那股泰然自若。

剧照

在拍摄前,王学博和副导演每天都会和老人聊天,让他慢慢记住台词,而现场指导的方式更像是电影《刺客聂隐娘》那样的拍摄状态,“很多戏都是拍完了,过了十多天,换个方式再拍一遍,想让演员更多地自己去进入,然后去捕捉他。”

整部电影采用了极简的方式去表现。台词少,音乐更是没有,甚至还罕见地采用4比3的画幅。摄影师王维华掌镜,杨威担任美术指导,台湾著名剪辑师廖庆松帮助操刀剪辑,声音设计则由《推拿》的富康指导。金牌主创班底在电影语言上做了最大程度的艺术探索。

整部作品构图考究、画面干净,呈现出一种静穆的韵律感,导演以古典仪式般的电影语言表达“洁净”和“生死”这样的宏大主题。

舒浩仑评价,“很多镜头就像一幅画,几个光从外面打进来的画面我特别喜欢。”导演王学博回应有两个原因:一是让整体视觉追随老人的心理,同时用极简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画外的东西,留给观众思考空间;二是这个比例更接近欧洲古典绘画,这也是他的美学追求。他接着讲到,自己偏向用一种交响乐的方式去创作电影,即便全片没有使用音乐,里面的风、雨、雪、雾也都成了音符,让整部影片营造出像交响乐的韵律感,“这些音符一组合起来,就不是简单的现实的纪录片感觉。”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