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安倍“慰靈”之旅謀算難成功

文彙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明打著“和解”的旗號,暗揣著“戰後總清算”的心思,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哼哈二將”外相岸田文雄和防相稻田朋美28日完成了赴美國珍珠港的所謂“慰靈”之旅。其間,安倍還與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奧巴馬秀了最後一次恩愛,並以此向下任總統特朗普喊話,基於“和解之力”與“寬容之心”的“日美同盟是面向未來的強有力同盟”。

從5日宣布將訪問珍珠港到28日完成“慰靈”秀,安倍的表現一直很高調,其迫切希望通過此訪為日本二戰中不光彩的歷史畫上句號,並在美國下任總統特朗普明年1月正式就任之前,為今後的日美關系提前劃下“牢固”的框框。然而基於安倍自身蒼白扭曲的歷史觀和特朗普已展現出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安倍的謀算似乎很難成功。

“和解”與“寬容”的蒼白

26日抵達夏威夷的安倍在進行了一系列“慰靈”活動之後,28日上午終於迎來了此行的重頭戲,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一起前往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的珍珠港悼念犧牲者。兩人在向設於在珍珠港事件中沉沒的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的紀念館獻花後,共同在紀念館的碼頭上發表了演講。

安倍在演說中講述了日美克服戰爭歷史,構築同盟關系的“和解”歷程,對戰後美國向日本展現的“寬容心”表達了謝意,並強調了“將貫徹和平國家路線,不再重蹈戰爭覆轍”的誓言。安倍並沒有為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的侵略行為道歉,只是做秀式地表示,“向被始於這裡的戰爭奪去生命的所有勇士以及無辜百姓的魂魄致以真誠的哀悼”,其模糊“加害者”與“受害者”的手法一貫熟練。安倍還煽情地稱,“曾激烈交戰的日本和美國成為了歷史上罕見的堅固的同盟國”,“把我們連在一起的,是寬容心帶來的‘和解力’”。

為了增加自己演說的感染力,安倍還特地引用了美國前總統林肯“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的名言,以此稱贊美國在戰後寬容對待曾是敵國的日本。然而,作為基督徒的林肯這句名言的全文是“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不知是無知還是故意,安倍把後半段給遺漏了。

作為對安倍演講的回應,即將卸任的奧巴馬在隨後的演講中稱贊安倍訪問珍珠港是“展示‘和解的力量’的歷史性行動”。奧巴馬還指出“就連戰爭留下的最深的創傷也能變成友情與和平”,克服了過去歷史的現在的日美同盟“前所未有得牢固”。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戰後日美關系的發展從來就不是基於什麼“和解”與“寬容”,而是基於赤裸裸的利益。日美同盟的構建和發展就是美為抵制前蘇聯威脅的冷戰產物,只不過現在日美同盟又成為了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繼續謀求維持自身在亞太地區主導地位的工具,因此導致了美國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對日放縱。

美國《紐約時報》網絡版25日刊登了一幅諷刺漫畫,圖中安倍用釘子釘上寫有“二戰”字樣的棺材,暗示他竭盡全力想通過訪問珍珠港把戰爭變為“過去”。不過,日本問題專家、美國華盛頓學院副教授安德魯·奧羅斯指出,“對於美國國民而言,珍珠港是非常特別且神聖的場所”,“無論日美關系變得如何緊密,都無法在歷史認識上達成妥協。”

**尷尬的“首次”“烏龍”

**

此前為追求最大轟動效應,安倍12月5日親自宣布於年底訪問珍珠港後,日本外務省立即向媒體介紹稱,這是“現任首相首次訪問珍珠港”,隨後日本各大電視台和報紙也都清一色地使用了“現職首次”的字眼。不過,《紐約時報》隨後就發表了一篇題為《日本領導人並非首次訪問珍珠港》 的報道打臉,文章指出,早在1951年9月12日,日本時任首相吉田茂在美國參加完《舊金山和約》的簽訂儀式後,在回程路上訪問了珍珠港,日本《讀賣新聞》在1951年9月13日的晚刊上就進行了報道。

日本政府在沉默了兩天後於7日悄悄修改了表述,外務省報道官川村泰久在記者會上說,安倍首相訪問珍珠港是“現任首相第一次在亞利桑那紀念館舉行慰靈活動”,他同時表示沒有掌握吉田在當地舉行官方正式活動的情況。然而事情並沒有完,就在安倍即將啟程前,夏威夷唯一的日文報紙《夏威夷報知》22日的報道再次打臉。

這篇附有該報60年前的兩篇報道的文章指出,1956年10月29日,時任日本首相鳩山一郎結束與蘇聯的一次交涉後,在從莫斯科返回東京的路上訪問過珍珠港;而時任首相岸信介 (安倍外祖父) 也曾在1957年6月訪美,他與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會談並訪問了珍珠港。因此,要追究起訪問珍珠港的日本現職首相排名來,安倍只能排第四。

而日本《日刊現代》雜志近期也發表報道湊熱鬧稱,所謂珍珠港之行,不過是安倍對其外祖父的又一次“模仿”,就連安倍即將首次訪問的亞利桑那紀念館,日本前眾議院議長河野洋平也曾經於2008年12月訪問過。

**“戰後總清算”無法成功

**

對於安倍打著“和解”的旗號進行的“慰靈”之旅,《日本經濟新聞》26日報道稱,安倍想借訪珍珠港,在解決歷史問題方面超越中曾根等前任首相。該報還披露,在5日做出訪問珍珠港的決定後,安倍就曾對自民黨干部表示,要“(借此)進行戰後總清算”。

對於安倍妄圖借做秀珍珠港炒作“和解”“寬容”,試圖為日本二戰侵略歷史輕描淡寫地畫句號的動向,53位國際學者、藝術家、社會工作者25日聯名公開致信安倍晉三,質問安倍是否承認日本的二戰侵略歷史。日本“村山首相談話繼承會”近日也發表聲明指責安倍訪問珍珠港,是打著“慰靈”旗號進行的“歷史歪曲”。而廣島縣“核爆受害者團體協議會”理事長佐久間邦彥則批評稱:“應該對日本制造了引發戰爭的契機而道歉。在此基礎上,才能夠被稱為面向未來。”

日本共同社28日發文指出,盡管安倍有意借與奧巴馬一同首次在珍珠港悼念死難者,來對外展示戰勝國和戰敗國的和解,促使歷史認識問題告一段落。但不可否認,與以中韓兩國為首的亞洲國家之間圍繞二戰歷史的和解之路才行至中途,而要與鄰國推進和解,就不能擱置歷史問題,因此(日本)依然需要有直面歷史的態度。

(文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