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陕县卫健局2020年3月23日通报,云南省临沧市孟定镇务工人员田某某乘车去山东务工途径宁陕县时出现身体不适。3月23日7时许,经救治无效死亡。
通报称,安康市疾控中心对死者及2名发热人员和1名陪同人员首次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死者田某某汉坦病毒(出血热)核酸检测为阳性,同乘其他人员的核酸检测正在采集送样。目前,当地已对同车其他29人全部落实就地医学观察措施。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介绍,流行性出血热,国际又称肾综合症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起病急,进展快,若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死亡,但如果病毒感染后,能够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那么重症率和病死率可显著降低。
3月24日,云南临沧市卫健委传染病防治科一位人士对界面新闻介绍,根据陕西方面传来的通报,死者田某某只是病毒检测为阳性,并不意味着就是确诊出血热病例。
这位人士透露,大巴上30名务工人员中,临沧市有20名。由于涉及到死者善后和务工人员处理事宜,3月24日早上,临沧市卫健委与其他有关部门已组成一个10多人的工作组,飞赴陕西协助核实有关情况。此外,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当地疾控部门已经展开流行病学调查。
临沧市疾控中心一位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当地老鼠比较多,每年都会进行几次消杀,但过去很少出现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据其介绍,出血热主要通过接触老鼠或老鼠体液、粪便,以及被老鼠污染的食物等传播,建议尽量避免与老鼠及相关污染物接触。
《中国植保导刊》发布的《2017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显示,中国西南地区为鼠害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中“昭通市、文山州、丽江市、临沧市、大理州的部分山区和半山区蔬菜、果树、中药材种植区偏重发生(4级)”。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18年我国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1966例,死亡97人,发病率为0.8614/10万,死亡率为0.007/10万。这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艾滋病和乙型肝炎。
临沧市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临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算编制公开说明》介绍了当地2018年重点工作,截止2018年11月30日,临沧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病种14种,相比2017年同期减少2种(钩体病、出血热),发病数4920例,发病率195.2383/10万,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2014年,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等单位科研人员曾在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上发表《云南省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现状》文章,对云南省2005—201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注:即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有260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报道,其中包括45个临床诊断病例,170个实验室诊断病例和45个疑似病例。
文章根据病例将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分布分成4个区:1类区为高发地区,是大理州;2类区为次发地区,是昆明市、楚雄州和红河州;3类区为低发地区,是丽江市、怒江州、曲靖市、玉溪市,昭通市和保山市;4类区为不发地区,是迪庆州、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和文山州。
文章称指出,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无明显的季节性;40~50岁的农民发病数较多,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称,大理州及周边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地区,特别是40岁以上的男性农民为防控的重点人群。
农业农村部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农区鼠害发生趋势预报》提到,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特别是2019年我国西部干旱地区的温度升高、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鼠类种群密度的增加,加大了我国鼠疫等鼠传疾病的发生风险。2019年1-11月份,全国共发生鼠疫5例、死亡1例,流行性出血热8753例、死亡38例,钩端螺旋体病210例、死亡3例。
文章提醒,“随着入春以后气温回升,我国大部分地区害鼠将进入主繁殖期,种群数量将不断增长,并随着播种等农事活动在农田与农舍间相互迁移,导致害鼠与人接触的机会增大,农村地区鼠传疾病发生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