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米刺绣版《千里江山图》亮相广州“潮墟”

中国新闻网

text

14米刺绣版《千里江山图》亮相广州“潮墟” 陈骥旻摄

中新网广州8月25日电 (蔡敏婕 李婷婷)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5日亮相广州“潮墟”的《千里江山图》,全长14米,由广东省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的10名绣娘历时五个月创作而成,表现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墟”是农业文明的古老遗俗,定期而集,岭南地区称“赶墟”或“趁墟”,也叫“赶集”。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兴盛,广州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千年商都,在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方面,潜力巨大。为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潮墟创意市集应运而生。

14米刺绣版《千里江山图》亮相广州“潮墟” 陈骥旻摄

由广州美术学院等举办的非遗研培成果展于同日启动,现场还有七夕·粤剧“街文化”展演、瑶族绣娘炫技、汉服同袍大巡游等各种节目轮番上演,传统文化和潮玩艺术在这里碰撞出火花。

此次成果展涉及广东省多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如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佛山剪纸、汕头剪纸、瑶族刺绣等。

14米刺绣版《千里江山图》亮相广州“潮墟” 陈骥旻摄

在“潮墟”的乞巧派对上,几位瑶族绣娘在电波艺术创意营前教市民绣起书签。这些绣娘大多来自清远连南,是非遗研培班的学员。

非遗研培计划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至2019年,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和指导下,广州美术学院先后组织举办阳江漆器髹饰技艺、佛山剪纸、汕头剪纸、瑶族刺绣等研培班,总计培训学员215人,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