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披露訪李克強幕後:同意談話不作修改

中國政府網

text

《金融時報》總編巴伯(左)與中國總理李克強(右)。圖/FT中文網

在《金融時報》的記者眼中,在長達一小時的問答過程中,李克強神情放松、談笑風生、應對自如。圖/FT中文網

【亞太日報訊】4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GDP增幅7%,6年最低;各地還像此前一樣發布著官員因貪腐被查的消息;當天,北京遭遇沙塵暴,13年來最強。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選擇這一天,發布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該報總編萊昂內爾·巴伯的消息,顯然另有深意,雖然會見已經過去半個月。

《金融時報》文章的開頭,與當天發生在中國的多件事情呼應:

“曾經動力十足的中國經濟正以25年來最慢的速度增長,而且增速預計將進一步放緩;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正在展開大規模的反腐整肅;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正在努力清理幾十年來極爲嚴重的工業汙染。

李克強會見巴伯的地點,位于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這是李克強首次接受西方媒體機構采訪。除總編巴伯外,《金融時報》亞洲主編戴維·皮林和北京分社社長吉密歐也參加了訪談。

在《金融時報》的記者眼中,在長達一小時的問答過程中,李克強神情放松、談笑風生、應對自如。《金融時報》文章稱,這位中國二號實權人物,似乎對上述所有問題都抱著泰然處之的態度。

中國在亞投行上吸引了衆多國家的加入,連美國高官也形容爲北京方面一個令人驚歎的外交勝利。但在這次接受采訪時,李克強自始至終沒有表現出哪怕是一點點的得意。他多次堅稱,中國無意打造新的國際秩序。

李克強甚至對美國主導的亞太貿易倡議《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也表現出了謹慎的熱情。由于刻意將中國排除在外,TPP已被許多人視爲一個“唯獨禁止中國入內的俱樂部。

《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領導人在言談中喜歡使用比喻。李克強在闡述他對量化寬松政策和美聯儲(Fed)結束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擔憂時,措辭極其形象。

“實施量寬政策是比較容易的,無非是印票子,他說。“在推動量寬政策的時候可能是魚龍混雜,什麽都能夠在汪洋大海中生存下來,現在還很難預測一旦量寬政策退出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李克強還把世界經濟比作一個“先得給他吊水,打抗生素的病人,暫時無法靠自身免疫系統來使肌體正常恢複。

《金融時報》同時披露,與不少對中國高級領導人的采訪不同,李克強在這次采訪中沒用底稿,問題也未事先提交給李克強或他手下的工作人員。盡管這次會談內容原定不記錄在案,但李克強後來同意發表談話的全部內容,前提是不對他的話作任何修改,這一點讓《金融時報》感到非同尋常,“尤其在中國的大環境下。

李克強還稱贊《金融時報》派到中國的記者中文水平很高,如果不見面,很難分辨出來是外國人在說中國話,他贊巴伯“有連珠炮發問的能力。

文章認爲,這次采訪是在人民大會堂香港廳進行的,選擇這個場所接見一家英國報紙的總編,極具象征意義。《金融時報》記者甚至還注意到富麗堂皇的會談場所,以及端上熱毛巾、軟飲料和大量茶水的發式考究的服務員。

《金融時報》總編巴伯在采訪日記中形容:“在人民大會堂的香港廳,李克強總理像老朋友一樣接見了我。他低聲用英語說了幾句話,二十幾名記者的照相機立刻閃成一片。私下采訪這位中國第二號領導人物是我夢寐以求的,但如此多記者到場讓私下采訪的願望泡湯。我的這次原定不見報的采訪登上了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黃金時段的《新聞聯播》,是當天新聞的第五條。每天有1.35億人收看《新聞聯播》。此次會面原定不記錄在案,但經李克強總理現場首肯,改爲專訪形式。

巴伯寫道:雖然比起西方的名言名句,中國領導人本能地喜歡使用中國成語,但他們在回答提問時已不再像十年前的領導人那樣長篇大論。不過仍需細細甄別,才能察覺出新的或是重要的信息。

“我對李克強的印象是堅毅、博學,而且能夠臨場即興發揮。他對美國利率、非常規貨幣政策以及中日關系(目前兩國關系較之前略好,但仍然脆弱)等問題侃侃而談。不過在此次訪談中,李克強的中心思想是,改革已走上正軌,7%左右的官方增長目標雖不易,但還是能實現的。可以將之稱爲經濟治理的‘鲶魚學派’。這位曾于2009年專訪過李克強前任——溫家寶的西方知名媒體總編如此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