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在啟動禮上合影。新華社發(伍永健 攝)
【亞太日報校園記者王婧怡、張海培】4月22日上午,由新地新閱會和香港三聯書店攜手舉辦的第六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啟動禮在位於灣仔的新鴻基中心演講廳舉行,標誌著新一屆比賽正式開始。“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意在鼓勵有志創作的年輕人能夠實現他們成為作家的夢想。
出席本次啟動禮的有新地執行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先生、三聯董事兼副總編輯李安女士,本屆比賽大師級評審中的七位也都來到現場:音樂人于逸堯先生、導演及編劇翁子光先生、香港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陳慶恩教授、資深教育家張灼祥先生、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講師兼漫畫家黃照達先生、新進編劇意珩小姐以及第一屆比賽優勝者鄭政恒先生。
評審分享創作經驗。王婧怡張海培攝
八位擁有不同創作專長的星級評審,包括小說作家兼文化評論人潘國靈先生,將在未來一年多全情參與,與年輕作家們分享創作心得,評審入圍作品,更會親自指導,啟發引導他們完成創作。
新地執行董事兼副董事總經理黃植榮先生首先致辭,他表示集團一直十分關心年青一代的發展,自2006年同三聯書店合辦兩年一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十年來共有41位年輕人通過這個平台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想,創作并出版了第一本書籍;其中更有不少年輕人因此投身了創作相關的事業,繼續發光發熱。新地期望繼續輔助具有潛質的年輕人,讓他們藉著文字創作,構建香港地道的閱讀文化,并鼓勵大眾通過閱讀拓展知識領域,為個人增值。
李安女士致辭。王婧怡張海培攝
三聯董事李安女士在分享中提到新閱會每屆都會就比賽的細節安排進行反思,例如參賽者的年齡從最初的30歲調至如今的35歲;參賽地域也曾從香港地區調整至包括內地和台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關於創作作品更是將題材、字數要求放寬,對新穎的圖文和音樂形式表示歡迎。新一屆的比賽首次允許二人團體形式報名參賽,同時會舉辦多個創作工作坊,邀請星級評審與年輕創作者一起分享創作心得。
“六”的手勢。王婧怡張海培攝
啟動禮進行至尾聲,嘉賓們依次在立體背景板上為新一屆比賽粘貼關鍵詞,并揭曉出本次比賽的主題——“未來”。 嘉賓擺出數字六的手勢預示比賽順利進行。最後,全場一起倒數六個數字,第六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正式啟動。本次比賽截止日期為10月21日,評審團隊將會從參賽者遞交的出版企劃書及約10%的作品內容中,評選出25位初入選者,以一對一的形式指導入圍者完成創作,最後會產生八份最優秀的作品,由主辦單位在香港出版發行。
在場的七位星級評審也逐一分享自身的創作經驗并對新一屆的年輕參賽者表示支持與鼓勵。音樂人于逸堯先生分享道:我是從來不信靈感的,靈感不會突然一下到來,經驗才是創作的源泉。對此香港大學音樂系系主任陳慶恩教授表示讚同并補充道,創作好比學習游泳,站在池邊看的人是永遠學不會游泳的。漫畫家黃照達先生提醒參賽者要知道自己是誰,不要只追隨潮流進行創作,作品有個人面貌十分重要。翁子光導演同樣強調了生活的修煉對創作的重要影響,他同時強調作品表達方式的重要性并期待有更多劇本形式的優秀參賽作品。主持人調侃翁導是否也會有創作“難產”的情況出現,翁導笑答:當然也會有,創作者要有推翻自己的勇氣,學會審視創作。
黃植榮先生致辭。王婧怡張海培攝
出席者。王婧怡張海培攝
啟動儀式的提問環節,本報記者向三聯董事、副總編輯李安女士提問有關歷屆優勝作品的購買情況以及受眾群體的年齡層。李安女士表示,每本書情況不一,不少書籍都上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同時也有書籍深受讀者喜愛而再版。她還以第四屆優勝作品——林小龍所著的《我的豪華劏房生活》為例指出,有些書籍作品甚至引起了社會性的關注,成為了熱門議題。李安女士欣慰地告訴記者,在這個比賽中,參賽選手彼此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時常交流創作想法及著作,形成了良好的氛圍。
儀式結束后,記者專訪了本次星級評審之一——鄭政恒先生。鄭政恒先生作為第一屆比賽的優勝者談到這次的身份轉變,感慨頗多。他表示,十年前自己剛大學畢業,對這個世界有很多的看法,因而他選擇用詩歌、攝影這兩種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城市生活的思考。十年間,他不斷積累經驗,也逐漸開始從一種知識性的角度來審視世界,因而後期他更多地關注和參與文學評論。鄭先生說,回想自己的參賽經歷,評審對參賽者一對一的輔導是參賽者學習的寶貴契機,指導老師可以提供給參賽者不同的思考角度。他同時也希望可以在此屆比賽中將自己十年文學創作之路的心得體會傳遞給此屆的參賽者,讓有益的經驗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