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關係冷卻多時的背景下,日本明仁天皇和首相安倍13日代表日本國表彰了9月份跳河救助日本兒童的中國上海留學生嚴俊,並向其頒發了感謝信。此次中國留學生嚴峻救人的事蹟在日本各界也廣受好評,天皇和首相超規格的表彰更是引發觀察人士對其中意味的揣測。日本多次表示中日雙方一直保持多種層面的接觸,中國官方也於三中全會結束的12日再次表示中日一直在保持溝通。
據海外媒體分析,觀察人士認為雖然日本不斷進行著擴軍備戰的行動,但各種壓力下,日本政府還是更傾向於中日保持友好關係,遂借助民間力量向中國示好。另外,此次借明仁天皇出面,更有推動中日友好的特別象徵性的意義在裡面。
11月1日, 在日本東京,勇救日本落水兒童的中國留學生嚴俊(中)出席頒獎儀式。 新華社記者顏亮攝。
天皇出面不一般
需要指出的是,戰後,根據日本新憲法規定,天皇是日本國和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不擁有實權,不參與政治事務,但戰前天皇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絕對權力,日本的對華侵略戰爭也是以天皇名義進行的,自然對戰爭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1989年1月7日,裕仁天皇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明仁皇太子繼承皇位。明仁天皇幼時感受過戰爭帶來的災難,且與他的父親不同,與侵略戰爭沒有瓜葛。由於受到和平、民主思潮的影響,思想較為開明,曾立志要做祈求和平的天皇。明仁天皇的即位,為解決日本天皇訪華的懸案,提供了新的機遇。一系列雙邊探討之後,明仁天皇最終于1992年10月實現了訪華之旅。2008年胡錦濤訪日同明仁天皇會面時,明仁還回憶起了自己當年“愉快的訪華行程。
海外媒體分析說,眼下的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爭端凍結多時,日本首相安倍一手握劍,一手持橄欖枝,此次明仁天皇和安倍晉三分別代表日本對挽救落水日本兒童的中國留學生隆重表彰,不可不謂是對中國伸出的又一“橄欖枝。不過,安倍政府對待中日關係多次被指自相矛盾。中方也多次提醒日本,進行首腦會晤不是向誰作秀,要有改善關係的誠意。因此,與此前日本官方直接要求首腦會談不同的是,在呼喚中日改善關係的民間呼聲漸長之時,安倍政府請天皇捧場,欲通過表彰民間人士傳遞日本確實有改善中日關係的“誠意。
日媒: 對立應先從民間“解凍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中日關係的冷卻,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中日民間交流的順利開展。所謂“國之交在民相親,因此民眾間的交流對有著沉重歷史包袱的中日關係來說可謂至關重要。日本華媒《日本新華僑報網》發表文章認為,在日華人對於化解兩國民眾的心結,有著他人無法企及的優勢。在日華人已超70萬,在成為在日第一大外國人群體,他們不僅通過自身奮鬥改善了日本民眾對中國的印象,還應通過宣傳,消除中國大陸民眾心底裡與日本人的隔閡。就此觀點,此次嚴俊救人事件就是民間助力中日關係改善的範例。
嚴俊救人事蹟經媒體報導後,在日本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獲得各界好評。中國大使館、日本員警廳、大阪府員警署、大阪市長、大阪僑界,以及嚴俊打工的羅森超市總公司等多個機構都向他頒發了感謝信。嚴俊對中新社表示,自己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情,如果能對中日關係做出一點貢獻則再好不過。關於日本政府表彰嚴俊一事,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11月13日在記者會上也作出評價稱:“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日本始終敞開著對話大門,每個國民知道日中友好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11日發表演講,敦促安倍政府努力與中、韓兩國改善關係。同日,日本多名歷史學者和前外交官在東京成立“繼承和發展村山談話會,推動日本政府反省侵略和殖民歷史,堅持走和平道路。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3日表示,當前,中日關係遇到嚴重困難,這不是中方造成的,也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我們知道,日本許多有識之士也很著急,紛紛發表看法,向日政府提出建議。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們希望這些積極和建設性的建議,能夠被日本政府聽到,聽進去,並且落實到切實的行動中。中方一貫主張,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著“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改善和發展中日關係。我們願意同關心、支援中日友好的日各界人士一道,為此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