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6月3日電(記者劉秀玲)祖國發展日新月異,自己如何參與這一偉大進程並從中尋求自身的發展,是許多海外學者思量的問題。如今,中國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為他們鋪設了歸國發展之路。
“祖國需要你們,祖國歡迎你們,祖國寄希望於你們”,千人計劃網首頁上短短的三句話,構成了許多海外人才回國的初衷。
從2008年開始,中國開始實施“千人計劃”,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在國家重點創新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的各類園區等,引進並有重點地支持一批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產業、帶動新興學科的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回國創新創業。“千人計劃”實施6年來,我駐外使館積極利用各種渠道,吸引眾多海外優秀人才回國發展。
中國駐日使館教育處的譚永東說,駐日使館主要針對海外學者和留學生進行政策宣講,並通過中國留日同學總會、在日華人汽車工程師協會等與廣大海外學者建立聯繫,分享國內人才需求信息。
譚永東說,“千人計劃”入選者多為在外時間長、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年齡多在40歲至50歲。如今還有針對青年優秀學者開展“青年千人計劃”。在第五批“青年千人計劃”入選名單中,“75後”“80後”佔到90%以上。越來越多的海外有為青年選擇回國施展自己的才華。
東京理科大學教授趙新為是半導體納米領域專家,他20多歲時赴日深造,隨後便開始海外旅居生活。現年53歲的他,人生有一半時間在日本度過。2003年,趙新為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11年又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在國內出臺的人才政策鼓勵下,他也“逐漸把重點移向國內”。
“十多年來一直在中國與日本間來來回回,很多海外學者都是這樣。我們搞科研的都有自己的根據地,有些人的根據地在國內,而我雖然根據地在國外,但國內設有實驗室,每年回國5到6次,掌握國內研究進度,指導下一步工作開展”,他說,要把接近應用的研究重點放在國內,通過與產業界合作,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
在提及國內外科研環境差異時,趙新為說:“從實驗室人才品質上看,中國反而高於日本。況且現在國內的科研經費與實驗設備不比國外差。中國在吸引人才鼓勵科研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日本都沒這麼大。”
作為凝聚留日學人的核心組織,中國留日同學總會在新中國成立後便積極帶領留日學子參加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後,中國留日同學總會繼續發揮其作為海外學者、留學生與祖國間的紐帶作用,在駐日使館的領導下吸引眾多海外優秀人才回國發展。
中國留日同學總會會長汪先恩說,“千人計劃”是國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要進一步吸引海外人才回國發展,需要健全用人單位與海外人才之間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時通過國內兼職等更加靈活的方式,在更大範圍內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