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觀察|日本民進黨恐難有大作爲

亞太日報

text

3月27日,在日本首都東京,新成立的日本“民進黨”首任代表岡田克也在結黨大會上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劉天攝

文|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劉華

3月27日,日本主要在野黨民主黨和維新黨在東京舉行兩黨合並及組建新黨儀式,新黨取名爲民進黨。這意味著日本政壇在野黨力量整合重組邁出重要一步。不過,新成立的民進黨雖然擁有國會衆參兩院156個席位,但恐怕仍難改變在野黨的弱勢地位,更難以在阻遏安倍政權修憲等重大問題上有明顯作爲。

自2012年安倍晉三率領的自民黨重回執政地位以來,特別是經過2013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和2014年底的衆議院選舉,自民黨逐漸鞏固了其在政壇的強勢地位。反觀在野黨之中,民主黨勢頭低迷,維新黨經曆了“大阪維新會”勢力的出走分裂,均已很難在政壇對自民黨形成有效制衡。

2015年12月13日,日本衆議院選舉前,自民黨領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率領黨員作最後動員。資料圖片

今年夏天,日本將舉行參議院選舉。目前,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有“過半”優勢,但未過“三分之二”的修憲門檻。如果在野黨在參院選舉中頹勢依舊,執政聯盟還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優勢。一旦超過“三分之二”優勢,執政聯盟就將在理論上具備啓動修憲程序的能力。

同時,日本政壇也在風傳另一種可能性:由于當前自民黨支持度較爲穩定,安倍有可能在今年提前解散衆議院,並在參議院選舉的同日舉行衆議院選舉。只要自民黨正常獲勝,其執政地位就將至少持續至2020年。這意味著在今年夏天的選舉中,在野黨有可能要同時開展衆參兩院的競選活動,這無疑是對政治資源及金錢、人力的嚴峻考驗。

在這種情況下,在野黨不得不“抱團取暖”,特別是在野黨中的三個最大政黨——民主黨、維新黨與日本共産黨出現了合作傾向。一方面,日本共産黨過去一向拒絕與其他在野黨在選舉中合作,但今年轉變態度,同意與其他在野黨在參院選舉中聯合推舉候選人;另一方面,則是民主黨與維新黨之間曆經數月的“合並協商”,經過對政治綱領、組織架構、競選方案以及黨名等議題的反複爭論,雙方最終確定合並成立民進黨。新成立的民進黨擁有國會衆議院超過五分之一的席位,以及參議院近四分之一的席位,兩院總議席數量達到了自民黨的約四成,實力遠遠超過了其他在野黨。

日本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右)與日本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左)2月26日就兩黨合併共同出席新聞發佈會。資料圖片

相對于日本在野黨此前“一盤散沙”的局面,民進黨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在野勢力,有望避免在夏天的選舉中“輸得更慘”。但是,從長期來看,恐怕並不能指望民進黨有太大作爲,主要原因有:

首先,新黨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民主黨更像是一個“反自民黨”聯合,政治路線和政治綱領相對模糊,而這種特色顯然也爲民進黨所繼承。在日本政治生活中,政黨的長期定位十分重要,清晰的政治綱領,經過一段時間“沉澱”後,可以爲政黨贏得一批相對固定的支持者,也就是常說的“基本盤”。如果民進黨不能尋找到自己明確的政治定位,不能在憲法問題、經濟政策、安保外交等重大問題上拿出清晰的政治見解,很可能將逐漸淪爲一個“選舉組織”,最終重回低迷狀態。

其次,組織整合尚待時日。兩黨合並後,無論是組織架構、領導人選、日常運行等,都有諸多需要整合之處。此次雙方達成了暫時的妥協,由合並前的民主黨領導人岡田克也出任民進黨代表(即黨首),曾任維新黨領導人的江田憲司任民進黨執行代表,黨的高層人員多由過去民主黨人士出任。但是,雙方還另外約定,在今年9月底舉行黨首選舉。這意味著,夏季參議院選舉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民進黨黨內權力的重新分配。

3月27日在日本首都東京拍攝的新成立的日本“民進黨”結黨大會現場。民進黨在國會佔有156個議席,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新華社記者劉天攝

第三,社會影響有限。此前,民主黨雖然是最大在野黨,但經曆2009年至2012年短暫執政失敗後,人氣低迷,支持者大幅減少,以至于在合並談判中,維新黨方面和民主黨內部均有人強烈要求更換黨名,最終使有20年曆史的“民主黨”消失于政壇。要使普通選民支持新的民進黨,顯然無法一蹴而就。近日日本多家媒體民調顯示,對民進黨“表示期待”者不過約30%,表示“並無期待”者卻有約50%。以這樣的低支持度,僅要應付夏季選舉就很困難,遑論長期的運營和政治影響。

最後,新黨內部不排除再次“分化組合”。民進黨此次成立後,其黨內群體的政治觀點各異,組織派系“源流”複雜,特別是在修憲和安保等重大問題上存在明顯對立意見。如果未來安倍政府推動修憲,民進黨內部很可能會出現“分裂”或“出走”現象。事實上,在過去兩年裏,民主黨和維新黨都已經出現過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日本政壇在野勢力的整合恐怕還將持續一段時間,而民主黨與維新黨的合並只是其中一步。在今後一段時間內,自民黨仍將在日本政壇占據強勢地位,在野勢力仍將相對邊緣化。新成立的民進黨也許能夠維持一定的“存在感”,但恐怕很難有大的作爲。安倍政府缺乏制約的“暴走”,可能還要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完)

責任編輯:那驍

作者簡介:

作者劉華,新華社參考消息報社副譯審,新華社前駐東京分社記者,長期從事日本問題研究。

APD觀察專欄作者均爲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