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捕手”

新华社

text

1月19日

他出征武汉

90天后再战绥芬河

哪里有疫情

哪里就是前进的方向

从疫情阻击战到加时赛

南征北战 随时出发

与病毒鏖战到底

新青年·演讲

第122期

王佶

《我的南征北战》

演讲·实录

【王佶】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公布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量都只是分子,而我们筛查的是分母。核酸检测就是找出病毒、捕获病毒,是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最重要的依据。我们是与病毒接触最频繁的人,也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我1月19号到达武汉,4月19号又从武汉来到绥芬河。这是我第一次来绥芬河,一座很美的边境小城。

我的同事在4月12号第一批到达,在绥芬河疾控中心空旷的大厅里搭建起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标准。所有设备在五小时之内就完成了安装调试,当天下午就正式接收样本、开展检测。

做核酸检测需要戴上双层手套、帽子、护目镜、靴套,还要穿上连体防护服等个人装备,并用胶布将防护服所有的缝隙全部粘合起来,密不透气。

样本管上的受检者姓名、编号和实验室检测号,要反复核对三次以上,确保正确无误。清点核对非常耗时,但是不能有一点马虎。核酸提取需要大概19分钟,核酸扩增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从样本清点到检测报告,全程最快要3个多小时。我们进了实验室就不能吃东西、喝水,更不能上厕所,一待就是四个小时。

因为负压实验室在一楼,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六楼,往返运送样本最多的时候,一天要跑20多次。每一个样本管都要消毒,每一步操作也要消毒。我有一个同事,一个女生,累得连酒精喷壶都按不动了,胳膊抬不起来,出来的时候整个胳膊都是颤抖的。

4月18日凌晨,在最后一批样本中,我们检测到了核酸阳性样本。凌晨一点钟,当地又送来了同一个地方的样本。我们的队长,病毒病所武桂珍书记立即决定马上检测。

连夜奋战的同事在等待结果的时候,站着靠在机器上睡着了。大家一直忙到早上七点。实验结果显示里面有阳性,我们马上将检测结果反馈并采取防控措施,尽快把可能的传染链阻断。样本检测就是与时间赛跑,早一分钟找到阳性感染者,就可能减少一连串的病毒传播者。

我是2020年1月19日上午接到任务出发去武汉的,当天晚上就到了。我们在当地华南海鲜市场进行采样,当时的环境中存在活病毒的风险很高,不亚于医生为患者插管面临的暴露风险。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每个人只有七条咖啡和几根火腿肠。我的多名战友在武汉过生日,他们把方便面当成长寿面,只有加班到凌晨两点的时候才舍得吃一根火腿肠。出于安全考虑,酒店没有开中央空调,我们经常冻得晚上睡不着。我最初到武汉时是88公斤,现在是75公斤。

有一次在宾馆里,因为工作太忙,换下来的衣服很多都没有洗,保洁大姐帮我洗了。她给我留了一张纸条:“看你们早出晚归,真的很辛苦,你的几件衣服我都用手给搓出来了,晾在那儿。”第二天,我的干劲十足,不是因为衣服不用洗了,而是因为真的很感动,心里觉得如果不好好干活,真的对不起武汉人民。

在武汉的每一天,我们没有人问过什么时候是归期。当时单位告诉我们,中间如果有人有实际困难可以提出轮换,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我们看着武汉市民从风风火火地置办年货到“封城”,再到三四月再次繁荣起来,一共90多天。

4月20日,中国疾控中心援助湖北疾控队回北京。包机、武汉市民夹道欢送、三重水门、鲜花、掌声、纪念版机票……这可能是人生中最难得也最高级别的礼遇。但是他们抵达北京的时候,我们一行四人抵达绥芬河,错过了那场盛大的欢迎。虽然有些遗憾,但是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支援绥芬河更重要,抗击疫情更需要。战过武汉,再战绥芬河,我们真的南征北战过了。

从疫情阻击战到加时赛,我们一直与病毒鏖战。我们要把武汉江城的春天带到绥芬河。我也相信,绥芬河也一定会迎来繁花似锦。

90天

即使物资匮乏 气温寒冷

除夕当天仍在华南海鲜市场采样

这是疾控人的使命

5小时

搭建起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

当天就正式开展检测

这是国家队的速度

20趟

每天在一楼负压实验室

与六楼核酸检测实验室间奔跑

这是检测员的担当

一群人

错过英雄凯旋的礼遇

转战绥芬河口岸

这是新青年的选择

样本检测

就是与时间赛跑

早一分钟找到阳性感染者

就早一分钟切断病毒传播链

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

绥芬河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