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八路军百团大战之卷峪沟阻击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日前,山西晋中昔阳县西寨乡,众多当地民众前往当年的战场遗址祭奠缅怀。 张婷婷 摄
中新网晋中9月7日电 (张婷婷 屈丽霞)时值八路军百团大战之卷峪沟阻击战胜利80周年纪念日,日前,山西晋中昔阳县西寨乡,众多当地民众前往当年的战场遗址祭奠缅怀。
昔阳县贾庄村(下辖车道沟、次峪沟两个自然村)主任苏玉所带着一支“团队”来到当年的战场原型地,深切缅怀在卷峪沟阻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祭奠烈士英灵。 蔡玉贤 摄
1940年9月2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机关和后方医院转移到今昔阳县沾尚镇卷峪沟村以南一带,突遇日军多路重兵合围,情况相当危急,左翼纵队总指挥周希汉急率一二九师第16团、第38团在距卷峪沟村2公里的车道沟村山头构筑工事阻击敌人,掩护机关和伤病员转移。
3000多日军在飞机、大炮猛烈炮火配合下,向我方阵地轮番轰炸。两小时内在,主峰阵地连续发起攻击与反攻击13次,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白刃战,我军将主阵地夺回,敌人见势不妙,就施放毒气,飞机也连续低空轰炸扫射。我英勇的第16团、第38团将士牢牢坚守阵地,顶住了日军的多路多次进攻。
此次阻击战从9月2日6时30分打响,一直到21时30分结束,直到首长机关和伤病员全部安全转移,周希汉才率部撤出战斗。战后,北方局领导到部队集结地,对周希汉说:“今天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保障了首脑机关的安全。”
民众前往祭奠的地点是卷峪沟阻击战中八路军与日军进行白刃战的战场原型地,位于车道沟村南的龙天庙。 张婷婷 摄
卷峪沟阻击战是电视剧《亮剑》的开篇战斗。《亮剑》作者都梁在文章里写到:“许多观众在看了电视剧《亮剑》之后,说真实的战斗没有《亮剑》里描写的那样惨烈。一位我熟悉的老将军对我说,当时敌我兵力大致相等,双方数千人厮杀在一起,喊杀声,刺刀相交的铿锵声响彻山野,当日军溃退下去时,这位老将军(当时的营长)环视战场,那尸横遍野、鲜血飞溅的惨烈景象便永久地凝固在脑海中,时隔半个世纪却仍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
民众前往祭奠的地点是卷峪沟阻击战中八路军与日军进行白刃战的战场原型地,位于车道沟村南的龙天庙。龙天庙在当时属于下丈岩村,当年经过日军炮火轰炸后村庄成了废墟。见证了这场战斗的龙天庙还耸立着,其外墙上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战斗留下的子弹弹痕。当年牺牲的八路军官兵还长眠在这片苍松翠柏之中。
龙天庙在当时属于下丈岩村,当年经过日军炮火轰炸后村庄成了废墟。见证了这场战斗的龙天庙还耸立着,其外墙上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当时战斗留下的子弹弹痕。 张婷婷 摄
昔阳县贾庄村(下辖车道沟、次峪沟两个自然村)主任苏玉所带着一支“团队”来到当年的战场原型地,深切缅怀在卷峪沟阻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祭奠烈士英灵。这支由村干部、政府人员、旅游顾问、记者、修路队长组成的特殊“团队”,虽来自不同的行业,却有着寻访战争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精神的共同心愿。
苏玉所介绍,在抗战时期他的父亲苏贵孩是“红色”地下交通员,他的叔叔苏二为为昔西县的第一届农会主席,从小就听父辈讲述抗战故事,红色印记早已在童年就铭刻。他本人年轻时在外闯荡,后放弃太原的优越生活,回到家乡挖掘红色历史,传承后代。
据悉,民国时期,山西实行编村制度,卷峪沟编村包括卷峪沟、后卷峪沟、贾庄、车道沟、次峪沟、大东足、关山、圪针嘴八个村。所以史称卷峪沟阻击战。
这支祭奠团队按民间习俗祭奠无名烈士,拉起了“百团大战——卷峪沟阻击战胜利80周年”、“一代战将周希汉铁马金戈入梦来”、“致敬一代战将周希汉并将士(1940-2020)9月2日”、“天地英雄气长流天地间”条幅,全体人员向无名烈士三鞠躬,并为先烈默哀。
祭奠仪式结束之后,参加活动人员还来到卷峪沟、明水头“百团大战刘、邓指挥所”瞻仰,据明水头“百团大战刘、邓指挥所”的房东89岁的任富国回忆,当年刘、邓首长在百团大战前8月20日住到他家院子的北窑,八路军待人和气,把好吃的先让给老百姓吃,自己吃玉米面和野菜熬制的菜汤。
通过这次寻访纪念活动,参加活动人员表示,一定要弘扬继承红色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亮剑”红色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