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蔗糖產業陷入困境亟待轉型升級

text

新華社南寧7月20日電(記者吳小康

鐘泉盛)受國際糖價衝擊及原料蔗生產成本過高等影響,被稱為“甜蜜事業”的中國蔗糖產業近年來陷入困境。業內人士認為,除了農村土地綜合整治、推廣機械化種植等手段外,還需限制進口糖對中國糖價的衝擊。

作為中國蔗糖主要產區,廣西每年生產的蔗糖超過全國產量的百分之六十。記者近日在崇左市、賓陽縣等廣西甘蔗主要產區採訪時發現,多數糖廠出現因銷售困難、銀行授信減少等原因導致資金難以回籠,從而影響向蔗農兌現蔗款進度的情況。

廣西崇左東亞糖業有限公司農務總經理程衛軍說,今年國內產糖約1300萬噸,全國消費量約為1400萬噸,進口食糖約366萬噸,供過於求比較明顯。另外,山東等沿海省份近年新建了很多進口原糖加工企業,加工能力超過1000萬噸,進一步衝擊了國內糖價。

“虧本也得賣,企業回籠資金的壓力比較大,還有部分農民的蔗款沒有兌現。”程衛軍說。

記者從崇左市糖業部門了解到,該市的幾家主要糖企目前支付蔗款的進度基本在70%左右,但部分企業由於經營困難,支付進度緩慢。

廣西崇左市扶綏縣岜盆鄉姑豆村的黃文進種了20多年的甘蔗,靠著這根甘蔗蓋起了嶄新的樓房,如今他和鄉親們一起成立了農機合作社,推廣甘蔗機械化生產,旨在降低原料蔗生產成本的嘗試得到了政府和糖企的補貼扶持。

“每到收蔗時節,都要鬧用工荒。很多本地人自己種有甘蔗,自己都忙不過來,所以請的大多是雲南、貴州甚至鄰國越南的勞工來砍蔗,每人每天100-130元的人工,導致了成本的高居不下。”黃文進說。

針對國內蔗糖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業界有人認為乾脆放棄甘蔗種植,靠進口國外食糖滿足消費需求。黃文進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可取:“食糖是國家戰略儲備物資,如果全部靠國外進口,就容易受制於人,價格上也沒有話語權。”

在崇左市等甘蔗主要產區,蔗糖產業帶來的財政收入佔據當地全部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崇左市江州區農業局局長黃紅印告訴記者:“江州區號稱‘廣西第一甜縣(區),’年產甘蔗500多萬噸,蔗糖60多萬噸,每年帶來的財政收入達20多億,全區36萬人中直接從事蔗糖產業的就有18萬人。”

蔗糖產業對地方經濟貢獻如此之大,怎樣才能幫助其健康發展?崇左市扶綏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梁慧建議,首先要穩定甘蔗種植面積,有了足夠的原料蔗,才能確保糖企“吃得飽”。

其次是提高甘蔗種植水準,降低原料蔗生產成本。通過土地整合、全程機械化種收、完善水利設施建設、培育良種等手段,降低生產過程中的人工成本,提升甘蔗產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