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芭蕾舞团《起点》开启“中国舞蹈十二天”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记者 陶幸 宋家慧

7月5日,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吴虎生和上海芭蕾舞团编导陈琪携作品参加国家大剧院举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的“中国舞蹈十二天”。

上海芭蕾舞团的《起点》将作为6部原创作品中的第一部开启未来12天的舞蹈盛宴,《起点》在前两天7月5-6日上演。

正如上海芭蕾舞团团长、推荐人辛丽丽所说,“中国舞蹈十二天”对渴望创造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高品质的展示平台。从《起点》中你会看到两位年轻编导内心对创作的态度:真诚、简单但不畏挑战。”

《起点》由吴虎生的《难说再见》和陈琪《逆时针》、《不存在的故事》组成。

关于《难说再见》,吴虎生说,“这其中的灵感与细节都来自我对生活的体会与观察,我尝试将它们溶解在古典音乐的旋律之间,借助芭蕾舞者灵动的肢体语言去诠释相遇与别离、拿起与放下、展望与缅怀。”

舞台上的一盏孤灯,一个人,两端截然不同的回忆彼此捆绑,相互拉扯…….

回忆里的微光,安静地发着亮,淡淡地牵动着好的、坏的记忆

看到自己的笑,看到她的脸,看到属于彼此的如蜜般的甜美

误入了回忆迷宫的人被两段不同的回忆来回拉扯,无处躲藏

《逆时针》中,陈琪通过三段不同质感、不同形式、对比强烈的双人舞,运用接触与非接触的技法与强调各段双人舞本身的特点特征,从当代回到古典,倒叙式地诠释芭蕾的肢体美学。

当电子乐的节奏被层层剥落,展露肢体语汇的力量,当在失衡的人间重新踮起脚尖,再现天鹅般的高傲与圣洁

世间万物似乎都是这样,它们在世间的推移中变化,却将源头稳稳地放在时光里,不曾动摇

在《不存在的故事》中,陈琪创新的将手语融入舞蹈,从生活中寻找元素,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向观众传递感情,抛下对动作本体的表现,而尝试设立一些矛盾,让清晰的人物在特定的情绪和矛盾关系中舞蹈。

*一个人来,一个人走,离别后的重逢,总是遥遥无期

你转身在夜里,留下我一人注目发呆*

天黑以后,黎明之前,破晓刹那,一切将回到起点……

辛丽丽在推荐语中写道,“《起点》的创作让我目睹了他们的成长,大家非常地投入、认真。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我们的团队有这样的精神,《起点》也会因此充满活力。”

“中国舞蹈十二天”自2012年创办推出以来,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不同流派的多元化舞蹈集群式呈现。通过“导师推荐制”,“中国舞蹈十二天”这一平台逐渐被打造成为一个颇具凝聚力与向心力的青年舞蹈人才计划。

在每年的7、8月,都会邀请中国舞蹈界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导师,各自向公众推介一部由舞坛新秀创排的精品舞作,展现年轻一代的活力与风采,以及他们在舞蹈之路上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

相关链接:

“没有到终点都是起点”:上海芭蕾舞团《起点》幕后的故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