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概念股的“冰与火”

text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在即,北斗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于今年正式收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北斗一号正式启动建设,再到如今全球组网完成。我国北斗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上游突破封锁、中下游应用拓展市场有待释放的格局。这同时也意味着,持续十年之久的“北斗概念股”投资方向也将迎来新的转变。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斗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这条产值千亿的产业链正在进入“军转民”的爆发期,而此时产业链的增长重心将向中下游领域倾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潜力广阔,但全球组网的北斗系统目前仍然在产业链成熟度、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这对产业链上各家公司业绩的可持续性形成考验。

事实上,这也符合过往资本市场对概念股的炒作路径——从早期关注题材到中后期回归基本面。而一众“北斗概念股”们在产业链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时间的筛选:有的业绩稳步增长,有的持续亏损,有的则改头换面······

“北斗热”下的尴尬

自2009年国务院确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军民共用”、“协调发展”等统筹军用与民用的总体要求后,我国北斗产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013年,《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发布,更是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北斗产业园的建设热潮。但根据业内一家第三方智库机构的调研,截至目前我国40余座北斗产业园中,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不足一半。早期的野蛮生长之后,部分北斗产业园“露出了马脚”。

2020年6月9日至10日,阿里拍卖平台上原计划上架重庆两江新区水土启动区组团二处在建工程房地产的司法拍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发现,这两处起拍价累计为1.54亿元的房产,正是位于重庆北斗产业园一期项目处。这座曾将2020年目标产值设为500亿元的产业园,已经烂尾数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面对北斗产业过热的现象,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杨元喜数年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看不懂、不理解”。他表示,很多省市利用北斗产业园区的招牌到处圈地,并不是真正为北斗导航产业服务,真正的北斗导航是不需要太多厂房。

这只是近些年来市场对于“北斗热”过激反应的一次缩影。2018年,一场乌龙炒作甚至在A股上演。

2018年被视作北斗产业爆发的高价值元年。这一年,我国北斗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一方面,北斗卫星进入了密集发射期,另一方面北斗三号系统按计划需在2018年底实现对“一带一路”地区全覆盖。

然而,大热之下必有反常。同年,一款名叫“北斗地图APP”的产品却引发了一场争议。

当年4月9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北斗地图APP”将于5月1日上线,该产品导航功能可精确到1米以内,能够清晰定位到具体车道。后来的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经业内人士辟谣,“北斗地图APP”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没有直接关系,这只是借助“北斗”之名而兴起的一场营销。

更令人咋舌的是,产品发布的消息很快发酵到A股市场,并被市场所认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翻阅当日研报发现,多家券商机构曾针对“‘北斗地图APP’上线”的消息进行了点评。有机构将该产品称为“北斗高精度定位正式应用,民用2C端市场有望打开”;有机构则称“北斗地图APP的落地运行,有望进一步推动北斗系统从军用市场延伸到空间更大的大众消费市场,产业前景广阔值得期待”。受此影响,万得卫星导航指数(884087.WI)4月9日当天暴涨超过7%。

“北斗概念股”热炒十多年,曾涌现出一家又一家“蹭热点”的公司,美年健康的前身江苏三友便是其中一家。

2007年,江苏三友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等合作方签订了北斗卫星系统应用设备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同年,其出资375万元,与上海江楚星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立江苏北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北斗),用于北斗卫星系统应用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

成立7年以来,江苏北斗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截至2013年底,该公司资不抵债。2014年9月,江苏三友宣布对该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并表示重新聚焦服装主业。至此,该公司多元化战略宣告失败,并不久之后走上了“卖壳之路”。

而最新出来“打擦边球”的是股价持续低迷的博通集成。

这家以提供无线通讯射频芯片和解决方案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于今年5月14日发布定增方案,拟募资7.6亿元用于智慧交通与智能驾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在回应投资者的提问时,该公司表示,“北斗/GPS双模接收机SoC是公司募投项目之一”,但目前尚未实现产品落地。

实际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即便万得卫星导航指数当前所收录的29只成分股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为北斗相关产品、业务。

在2018年的那场乌龙炒作中,中元股份是受益者。当天,该公司股价报收6.75元,实现涨停。

中元股份之所以成为“北斗概念股”,得益于该公司的时间同步系统可同时界首北斗/GPS信号。但在2019年,这项产品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仅5.22%。而今年一季度,中元股份陷入亏损。

陷入亏损的龙头公司

综合多家券商的研报,中国卫星、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华力创通、合众思壮、振芯科技、中海达、四维图新等成为北斗产业链中各环节的龙头公司。这其中,实现产业链上中下游覆盖的共有五家,分别是中国卫星、海格通信、北斗星通、合众思壮以及振芯科技。

前述券商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斗产业链的爆发有着较为明显的次序特征,如由军用向民用开放,由国内向国外推广。受此影响,早期在军、警等特殊应用领域实现落地的公司业绩最先受益。但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实现,未来更大的增值空间一定是向民用以及大众行业市场转移。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下称《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市场营收趋于稳定,产业链上游、中游的产值占比分别为9.92%和45.85%,呈下降趋势;下游产值占比达到44.23%,增长快速。与此同时,《白皮书》还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年来,在各分类应用业务中,车辆监控、信息服务、车辆导航、个人跟踪占据了85%的份额;在作为专业行业应用的授时、海用、测绘、军用类业务占据份额仅为8%。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北斗产业链的新增市场空间将在中下游的民用市场。

万联证券近期发布的研报指出,北斗三端应用需求增长强力拉动产业链各环节蓬勃发展,源动能来自军民两用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其中,行业应用和大众应用全面打开,民用需求将被彻底激活。

北斗三号的全球组网,加速我国北斗产业增长重心向中下游市场渗透。龙头公司们实现全产业链覆盖后,具备先发优势。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部分龙头公司近些年来却陷入亏损的境地,负重前行。

图:陷入亏损的龙头公司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深化,对于合众思壮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但这家在北斗高精度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并布局全产业链的公司,在2019年却遭遇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财务数据显示,合众思壮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5.48亿元,同比下滑32.6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0.61亿元,同比下滑654.01%。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2019年度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针对业绩大额亏损,合众思壮称原因有四点,“第一,公司因资金紧张,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第二,公司因流动性问题,贷款规模增加,融资成本相应增加;第三,受业绩下滑影响,公司商誉减值金额较大;第四,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存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准备。”

今年一季度,合众思壮业绩继续承压。1月至3月,该公司亏损1.24亿元。

同样遭遇业绩压力的还有北斗星通。

作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以推动北斗产业化应用、助力导航产业发展为目标。并且,自2007年上市以来就成为券商推荐“北斗概念股”时的香饽饽。但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7亿元,同比下滑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1亿元,同比下降710.59%。

对于去年的亏损,该公司将原因归结为计提资产减值金额。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公司主要通过外延式并购不断扩大业务规模,这种方式效果立竿见影,但由此积累的大额商誉却存在“暴雷”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19年,北斗星通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金额近7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2019年度同样亏损的北斗龙头概念股还包括中海达、华力创通、振芯科技。这其中,中海达、华力创通去年分别亏损1.54亿元、1.48亿元,振芯科技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亏损0.20亿元。

事实上,即便北斗系统的全球组网将使得民用市场大热,也有机构认为民用市场的拓展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万联证券提示称,研发难度加大、终端外形异常、电池尺寸过大、成产生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会制约北斗民用市场的建设。另外,北斗民用市场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市场混乱,无序竞争下,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运营商都面临经营困难的风险。